细观北疆三色景

核心提示: 盛夏入新疆,先看北疆线。天山天池、最美赛里木湖、果子沟大桥、喀拉峻、山中草原那拉提、独库公路、独山子大峡谷……

■周竹生

盛夏入新疆,先看北疆线。天山天池、最美赛里木湖、果子沟大桥、喀拉峻、山中草原那拉提、独库公路、独山子大峡谷……传统线路,经典美景,处处皆美,美不胜收。一路看下来,究竟看到了什么?如果要给这次北疆行作一个简要的旅游小结,至少要体现说主要的、说独有的、说简要的三要求,我想到了蓝绿白三色景观。

一抹蓝,纯色的蓝。湖蓝的蓝是那么养眼。

大海蓝,水晶蓝,都不是,那是蓝天白云的之蓝掉进了天山的天池和赛里木湖。与我们这里相比,新疆的天更高,蓝天白云更蓝更白。所以我们看到的天山的天池、赛里木湖的湖水更蓝。这一种蓝是我们小时候把蓝墨水滴在水碗里的那一种,蓝得均匀,蓝得透明,蓝得透亮。赛里木湖美在哪里?美在湖水。沿着木台阶,拾级而上,爬到山顶,从山上看赛里木湖,可以看到湖的全景,那是群山之间镶嵌的一块椭圆形的翡翠。湖水美在哪里?美在水色。不是靛蓝,不是紫蓝,不是深蓝,而是浅蓝,恰到好处的美蓝。唯有在赛里木湖,唯有晴朗的天气,天山的蓝和水里的成为一个蓝色调,水天一色蓝,这才是最美赛里木湖。我以为是,我看到了。当我陶醉其蓝时,导游告诉我,冬天的赛里木湖,结出的厚厚冰层也是蓝冰。那应该是蓝宝石了,这样的宝贝,一般的人还真不容易看到。

双眼在像赛里木湖这样一望无际的天蓝映照下,你会有一种暗地里把白居易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篡改为夏至万畴绿如蓝,能不赞北疆的冲动。

一眼绿,油绿的绿。草绿的绿是那么亮眼。

我们在北疆的道路上行驶,从乌鲁木齐出发,无论是往赛里木湖,往那拉提走,几百公里的公路两旁呈现的景象几乎是一致的。前方远处永远是绵延不断的斜横着的山峦,公路的两侧永远是一抹平展展的绿色和一道高耸的绿色。绿色有时候是棉花地,有时候是玉米地,有时候是葡萄园,有时候是瓜果地,有时候是大草地。而高耸的绿色则是好几里之外,与公路平行的林带。这些颜色在我的车旁急速闪现,交替出现,把公路两侧我视线能及的范围都涂刷上,一处地方也不漏下。

与家乡很多地方种的庄稼不同,不是小打小闹的种,不是零零碎碎的地,不是高高低低的苗,也不是草盛豆苗稀。大田块,一块地有时候可以宽数里,长十多里甚至更长。这些庄稼在方方正正的大田块和超大田块里整整齐齐地栽种,玉米、棉花等作物都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步调一致地生长,谁也不想矮一截。光是一个绿字,那种湛绿,油绿,碧绿,不是沿途风景是什么?不是旅游美景是什么?那种养眼,那种养心,那种怡情,就是久住江南的人也不可能有这样一种饱览的大快朵颐感觉。

不过比起群山群峰的绿,公路两旁的绿还是嫩绿,小绿。把巨大的绿绒地毯盖在山上,盖得严严实实,那才是一种大绿,大美。北疆的山,众多的山,就是这样的天然绿绒地毯山,真美。

一种白,牛奶的白。白雪的白是那么耀眼。

白雪,一年四季都会有。不说秋天白雪飘飘,冬天白雪皑皑,就说赤日炎炎的盛夏,天山的某些山脉的山头和山下,依旧可以见到白雪。新疆白花花的刺眼耀眼的太阳经过白雪的反射,那种白亮在盛夏里就是一道最美风景,吸引着江南夏天里片雪未见的我们。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大冬天的未化的积雪,后来当地人告诉我,新疆下雪和我们那里下雨一样简单。一般是大雨之后,气温降低,山上就会下雪。因此我们看到的一些雪景不是陈年老雪,而是新鲜的雪。远近看雪,在那拉提草原就可以。在游牧人家景点,你只要抬眼看,就可以看到远处山谷的积雪。如果不过瘾,再花上六十元,乘车上山,来到雪峰跟前看雪,感受雪水融化之后冰凉的雪水。如果要和积雪来一个免费的近距离接触,来一个高山滑雪,那就在独库公路哈希勒根隧道附近下车上山,来一个任你滑。

出门旅游,游客无一不是奔着景点去的,5A4A著名景点看景看看看,热门网红景点打卡打打打,标志风景名胜的刻字大石头前和传统新开发的景点之前争先恐后留影拍拍拍,一睹为快,一拍了之。其实任何景点也喜欢这一类快速涌动的游客,蜂拥而至,作鸟兽散。像我这样慢慢走,细细看,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的人,那就是滞留并占用了旅游资源,从扩大接客量的角度旅游景点未必欢迎。

但我还是要从头到尾地看,从里到外地看,从表面看到里面,游中有览,览中有得,得到就说。

这一次的北疆之旅似乎做到了。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