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竹生
太热了!一只老鹰在南京中暑坠江。重庆的猪也中暑了。8月13日,两条天气太热飞禽走兽都受不了的新闻同时热上热搜,这是媒体上的。发生在身边的,家里室内温度37.9℃,室外最高温度更是吓人,吕城镇达到了罕见的42.5℃。吕城出产烤饼,生产航空材料高温合金。所以我开玩笑,不是烤饼烤热的,就是这里的高温合金带高的温度。
有生以来感觉最热,这是毫无疑问的。有史以来是不是最热,这个结论不能轻易下。不过媒体已有报道,今年高温综合强度或为1961年来最强。13日湖北十堰竹山气象站最高温度达到44.6℃,未来还要热多久?
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在丹阳写了《丁督护歌》,开头两句“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大赞丹阳之富饶。接下来两句“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大爆丹阳之苦逼。何苦来着?天气太热!吴牛热得对月直喘的时节,拉纤船工何其辛苦。今夏高温,李白再来,吴牛喘月就成吴人喘日了。
热不可挡,全球皆热。加拿大49.6℃,阿拉伯73℃,创下历史极值。美国经历了127年来有记录的最热6月,7月加州温度已经飙升到54.4℃,持续下去,有可能突破1913年来的最高温度——56.7℃,北极最后冰区融化。地球怎么了?2022年地球真的“冒烟”了。
热成趋势,越来越热。温室效应早已警示,地球平均温度上升2℃,海平面上升,全球沿海城市后退,极端气候频发。关键这一趋势下这2℃何时会被突破?
热不可耐,热射成病。高温之下,一不小心,中暑就会中招,热射就会四射,无论飞禽走兽,无论青壮老年。
热上热搜,暑不中暑,专业提醒。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高温预警,指导合理安排工作生产。交警部门及时提供高温天气下的“凉胎”提示。高温天里,地表温度过高时,轮胎的橡胶强度和帘线强力会降低很多,面临爆胎危险。交警部门提示:关注地温,定时凉胎,安全行车,及时监测车辆状态。医院结合媒体,及时提出高温防暑的锦囊妙计。
热上热搜,暑不中暑,网格关照。首先要把老弱病残的弱势人群关心起来,为他们建立防暑降温的屏障。这一点云阳街道大定船社区网格员有心,社区党委书记蒋成平有情,云阳街道残联有爱。社区48岁的吴军(化名)患有智力残疾三级,一直独居。7月31日微网格员走访时了解到吴军的情况后,立即上报社区。蒋成平考虑到吴军家中确实困难,为让其清凉度夏,随即与云阳街道残联联系,当天下午就批准申请。8月1日空调免费安装到位,吴军在大暑中得到了大凉爽。
热上热搜,暑不中暑,社会关爱。连日来,夏日热浪席卷不断,高温天气持续不退,广大的户外劳动者依然头顶烈日、坚守岗位,为这座美丽的城市而辛劳着。为了表达对在“高温蒸煮”的天气中的劳动者的关爱,城管局诚瑞广场开展了九年一贯坚持为期一周的“爱心绿豆汤,夏日送清凉”活动。志愿者与工作人员给公园纳凉的广大市民、火车站过往旅客、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执勤公安交警、出租车司机、快递小哥们和奋战在一线的广场、园林、环卫工人等端上一碗碗绿豆汤,传递了“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者精神。
防暑降温,冰镇饮料透心凉,最受欢迎。其实对付高温避免中暑利器是每一个人的心头之热。是大家的热心热情,是一句热乎乎的关照,不要太辛苦,注意防暑。是一杯热茶,喝一杯茶解解渴。是送上一把扇子,送上几许清风。是打开一扇门,让热汗直冒的陌生人到空调间里坐一坐,歇一歇。是把阴凉之地打开来,把有阴凉空间的地方都打开。把清凉送出去,送给夏天里最需要的人,暑不中暑的愿望就能成为现实。
热上热搜,暑不中暑,人要冷静,更要理智。最近100年是科学发展最快的100年,也是自然环境改变最大的100年。人类在追求自身极度满足极度舒适之时,也要兼顾自然环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