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轻信“保录包过”的助考神话

核心提示: 近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进入复试阶段,有关考研复试、调剂的相关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尽管教育部早已明令禁止教培机构所谓“保录包过”的宣传及“助考”行为,但仍有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在“考研热”中看到商机,在招揽生源时开设“包过班”“保录班”,宣称“不过退费”“复试必过”“与高校合作”“有调剂资源”,仍明示、暗示“保录包过”。

杨兴灵

近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进入复试阶段,有关考研复试、调剂的相关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尽管教育部早已明令禁止教培机构所谓“保录包过”的宣传及“助考”行为,但仍有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在“考研热”中看到商机,在招揽生源时开设“包过班”“保录班”,宣称“不过退费”“复试必过”“与高校合作”“有调剂资源”,仍明示、暗示“保录包过”。

培训机构自知“报班必过”没有可信力,因此为考生提供了一层“不过退费”的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过退费”并非全额退款,而是“按协议退费”。以某教育机构的“报录班”为例,倘若考生有一门分数未过线,则退还学费的10%;有两门分数未过线,则退还学费的20%,最多退还学费的50%。也就是说,报了班但最终没能成功上岸的考生,也无法收回全额退款学费。并且一旦考生初试过线,培训机构不予退回学费。而考研初试过了之后,考生还需经历一次复试。复试过后,才能确定是否真正上岸。可见,培训机构的这种“保过班”只是一个用来宣传的噱头,并不能真正给予考生保障。

并不仅仅是考研培训机构,教资、四六级等培训班都有类似的“报班包过”的保障服务。培训机构之所以如此宣传,归根结底是抓住了考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没有把握,想要寻求一种安慰的心理。不可否认的是,在培训机构的辅助下,考生的确会少走许多弯路。但是众多培训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与其高收费标准的价值并不对等,宣传提到的“高通过率”也有不少水分。培训机构的“保过班”收费常常高达几万,但他们所教导的许多内容是考生可以通过分析往年真题与研究习得的。培训机构所标榜的“定向合作”“专业学长学姐”等考研捷径也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无法代替与抹杀考生本人的努力。即便报了班,考生也并不能高枕无忧,仍需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

说到底,考生最终能否成功上岸,取决于自身的实力与考前的准备状态,而并非报不报班的问题。无论是考教资还是考研,前期找准方向、把握好自身学习节奏,最终上岸的考生大有人在,而报班后不幸落榜的人也不在少数。毕竟,在考试这一条路上,唯有自渡,才能到达彼岸。

版下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