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志愿者大爷我们看到了您

核心提示: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引起一场风暴,总觉得蝴蝶效应是夸张出来的。没想到一张照片可以像一只蝴蝶一样,扇动翅膀,在微信、在网络、在报纸,在人们的心里轻轻地飞。

周竹生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引起一场风暴,总觉得蝴蝶效应是夸张出来的。没想到一张照片可以像一只蝴蝶一样,扇动翅膀,在微信、在网络、在报纸,在人们的心里轻轻地飞。

这是一张照片引发的转发、点赞、报道、发布的小故事,事很小,微不足道,但感人至深。感动的不是一人两人,是成千上万人;点赞的不是一人两人,是上百人。有本地人,有外地人,有认识他的人,有不认识他的人,有吃瓜群众,有媒体记者,有公职人员,有乡镇及市领导。

发照片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3月31日下班以后,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记者珊珊发的一张照片,横塘两位志愿者穿戴着蓝色防护衣帽,端端正正并排坐在一个服务台前,负责信息登记。近前一位70多岁的老人戴着老花眼,神情坚毅,紧握手指,紧攥拳头,坚守岗位。看到照片,第一印象是这么年长的志愿者不多见,傍晚时分室外风起天冷不容易,不是一般志愿服务是抗疫志愿服务不简单。尤其是老人额头深深三道皱纹和干瘦的手指,印象深刻。我立即转发了这张照片,写上了“向寒风中这一位74岁的横塘志愿者致敬”一行字。

没过多久,微信圈就有100多个点赞,也有很多点评。摘录几条:这个爷爷好像是我们村上的;我们丹阳真的民心很齐,防疫中遇到的从业者或者居民都很配合,很有大局观,相互理解,没有戾气;向他们学习和致敬,我也向社区申请参加防疫工作。

看到这些,我心中的感动和激动在互动,我觉得不能仅限于发微信朋友圈了,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身边有大爷这样的丹阳好人,要让更多的丹阳人向大爷学习。我联系珊珊,收集报道材料。

拍照片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3月31日上午11点到晚上8点,高新区组织全员核酸检测。珊珊去登记参加检测,看到这两位老人,出于一个记者的敏感和对老人的敬重,拍了几张照片,其中有老人的神情照,也有工作照。

照片背后横塘大爷志愿服务故事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采访步步深入,通过珊珊联系高新区宣传科人员,联系高新区书记,了解情况。

一位74岁的大爷叫钱金生,一位70岁的大爷叫钱金夫,他们都是横塘钱甲村人,都是复员军人,都是共产党员,党龄都在50年以上。1976年钱金生从部队退伍之后在家乡当生产队长,一直当了20年。

退伍军人、共产党员、20年的老队长三重身份,做事认真负责,使得钱金生在村民中有着良好的口碑,荣誉感也增进了钱金生的责任感,国家大事,钱金生一直都关注着,村里的小事,也是一直关心着。

新一轮新冠疫情发生后,高新区组织了多轮全民核酸检测,钱金生和老战友老伙伴们一起主动报名,争当志愿者,参与到行政村的服务行动中来。

3月31日的志愿服务是钱金生老人第三次参与志愿者行动。他从上午10点一直工作到晚上7点半,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完成了1500多人的信息登记。

很快我写出了报道发给了新闻单位。4月2日《丹阳日报》以《高新区:最年长志愿者坚守核酸检测点》为题报道,丹阳市人民政府网站转发。《丹阳日报》微信公众号以《感动!丹阳这位最年长抗疫志愿者获全网点赞!》为题介绍。4月3日丹阳发布以《钱金生,钱金夫,给您点赞!》为题发布。随后网易搜狐等媒体转载。

在新一轮疫情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的现今,微信朋友圈上一张地图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丹阳周边曾出现疫情的县区市都被标成了红色,唯独丹阳没有被涂红,是仅有的大白。有人庆幸丹阳是风水宝地,我想作为每一个丹阳人,没有不为丹阳的平安无事而高兴。高兴之余我想到的不是风水,不是丹阳宝塔,是风气,是风尚,是风土人物。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哪有什么风水宝地,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护佑守卫。

从领导那里我听到了压力大!这就是压倒一切的责任。从医护人员那里我听到了上一线!这是他们用白大褂给我们挡子弹。从党员志愿者那里我听到了进百家!这是他们用敲门行动给防疫堵漏洞。从社区志愿者那里我听到了为大家!这是他们用自愿奉献守卫小区平安。

防星火,防复燃,防破防,不得不防。大疫当前,国之大者,大家之责,责无旁贷。做行动者,不做旁观者,更不做妨碍者。风中的志愿者大爷我们看到了您,您是榜样,向您看齐!有您这样的丹阳人,同心抗疫,共建平安,丹阳无虞,安然无恙!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