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刘锦堂

核心提示: 我的祖父刘锦堂,出身贫寒,因为他的智慧和努力,鲤鱼翻身,一跃成为在丹阳商界享有盛名的企业家,为家乡丹阳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助人为乐,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也因此享誉乡里。他平凡而带有一些传奇色彩的人生,为我们后代子孙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启迪。

■刘楠来

我的祖父刘锦堂,出身贫寒,因为他的智慧和努力,鲤鱼翻身,一跃成为在丹阳商界享有盛名的企业家,为家乡丹阳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助人为乐,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也因此享誉乡里。他平凡而带有一些传奇色彩的人生,为我们后代子孙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启迪。

刘锦堂生于1867年,卒于1939年。他是遗腹子,诞生在家徒四壁的穷苦人家,太祖母也只能依靠扎鞋底维持一家老小生活。13岁时,他被送到一家小衣庄店当学徒,开始了从估衣业发家的历史。清末民初,以买卖旧衣服为特色的估衣业在丹阳盛极一时,其经营活动扩及到上海等许多地方。祖父在这一行业摸爬滚打,由学徒到经理人员到老板,积累了许多财富。1920年,在乔家巷盖起了四进五开间的刘家大院,标志着他的事业已经获得相当大的成功。《丹阳文史资料》第一辑所载《略谈丹阳衣庄与典当》一文说,丹阳估衣业不仅在丹阳开铺设店,而且去上海发展,设立申庄,“其中巨擘刘锦堂曾积资高达百万元,这在当时丹阳商业中可谓首屈一指”。笔者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在丹阳还是上海,祖父确实都有他的衣庄店的。不仅如此,他还在金融、房产、南货、水务、纸张等行业也都有所投资。“七七事变”后日本兵入侵苏南,祖父家老老小小避难到上海,在海宁路南高寿里三弄十二号落户,海宁路南高寿里是祖父参与投资的房地产企业建造的,这幢二层小楼房是当时祖父留给自己使用的。

祖父大概在50岁左右就常居在家不外出奔波了,每年春节初五俗称“财神日”的那一天,他投资的企业的经理们就会上门来报告过去一年企业营业和盈利情况,听取他提出的问题和指示。他一不攀附权贵,二不结交官僚资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取得事业的如此成功,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他是如何做到的,现在已很难细说分明,但是,从传下来的他的一些经商之道,或许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祖父的主业,或者说赖以起家的是做估衣业,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资金集中投资于这一行业,而是扩及到其他许多行业,特别是与估衣业有密切关联的当铺和钱庄,颇有像今天所说的多元化经营的样子。当铺为估衣业提供了绵延不断的货源,钱庄则保证了估衣业的资金周转,这应当是祖父为做大自己的主业而作出的具有深意的布局。

祖父名下的企业大多是合资经营的,特别是那些与估衣业关联不大的企业,往往是他人发起组建邀请祖父参股成立的。据说,当时有一种迷信说法,认为一个企业有刘锦堂参加,就一定会兴旺发达。正是在这一信念下,一些创业者纷纷登门拜访祖父,祖父盛情难却而投了资,参了股,祖父在这种情况下参加一个企业与其说是为谋利而动,毋宁说是在助人创业更为切合实际。

祖父经商成功,除其经营思想有独到之处外,还同他睿智识人、任人唯贤、善于用人分不开的。他在自己主持的企业里,总是把自己认为品行端正,业务精湛的人安排在经理等关键位置上,而轻易不让家族或亲戚中的人来掌管企业大权,不搞家族企业。他在上海估衣社总店共三家分店,这三家分店三个经理中没有一个是有亲戚关系的。曾有两个亲侄儿在店里做事,他们也是从一般职员做起直至老经理告老退休,才一步一步地升任经理的。

祖父刘锦堂发家致富后没有忘乎所以、趾高气扬、奢侈腐化。对内,他坚持勤俭持家;对外,待人诚信,谦逊随和,从不疾言厉色,而乐于助人热衷慈善公益事业。听闻乡邻中有人家发生事故,生活困难,或者外地发生水患灾难,他都解囊相助。乔家刘家大院门前,从四牌头到巷西小河的一条石板路就是他出资铺就的。他的很多善举,在社会上得到了赞誉,一些社会组织相继赠送他“古道可风”“乐善好施”“万世师表”等匾额,以资表彰。祖父自思,为地方做事本是应该的,不能揽以为荣,在力辞未果情况下,他为自己立了一个“藏德轩”匾,挂在自己的住房内,借以明志。这四块匾额,尤其是“藏德轩”这块,上面还附有二百余字的祖父简要生平和自勉之词,大致可以反映出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可惜,在过去动乱的日子里,这些匾额都不幸丢失了。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