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餐,上大众点评搜索附近推荐;买化妆品,翻翻小红书他人笔记;入手电子产品,打开知乎看看专业人士建议……如今,“种草”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习惯,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加入,“种草消费”蔚然成风。但正当大家享受“种草”带来的便利时,一些“虚假种草”也开始生长起来。
“种草”,是一种新型网络流行语,泛指把某种事物推荐给他人,让他人也喜欢该事物的行为,现已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随着各类社交平台的红火,“种草”成了多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一系列“种草”“安利”美妆、美食、穿搭的博主也涌现了出来。
但在种草消费如火如荼进行时,“种草消费”中的“种草”有的异化成了“假草”,真假难辨。
在“假草”的野蛮生长下,也让人着实体验了一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滤镜的修饰下,浪漫美景可能只是几块沙砾堆成的土堆,让人满脸问号,怀疑人生;种草打卡的餐厅往往也是菜品一般,但价格虚高、服务差,真实景观与图片相差甚远。而最为“踩雷”的莫过于化妆品,部分“种草”产品用完后使消费者面颊发痒,过敏也随之而来。
其实,“假草”野蛮生长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博主行业的门槛普遍较低,很多博主并未持有专业类的证书,自然也不具备产品的足够鉴别能力。部分博主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猪油蒙了心”,将并未试过的产品,大肆吹捧其神奇疗效。另一方面,在利益的诱惑下,出现了大批“专业的写手、水军”,根据商家的需求,编写煽动性强的文案,甚至形成了一条完善的灰色产业链。
但如此虚假的“种草”,无疑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消费者满心欢喜地去打卡种草,却不想是个“大坑”,甚至可以出一篇“拔草”笔记。久而久之,消费者会被欺骗感笼罩,而对种草丧失了信任。另外,“假草”的野蛮生长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很可能出现更多的商家将精力放在提升文案、聘请网红上面,而忘了提升产品品质的局面。而一些专注产品的商家很可能因为外在条件不到位,而落得惨淡收场的结局。
“虚假种草”背离初衷,危害重重。这警告我们,是时候拔一拔野蛮生长的“假草”了。网信办可加强打击种草造假的专项行动,整治雇佣写手,处置违规账号。平台也要承担自身责任,加强口碑建设;利用大数据加强筛选侦查,完善筛查机制,严格筛查的标准。同时,网红博主们也应增强自身职业道德感,加强对产品的审核,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把品质放在首位,还“种草”一个清朗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