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油早春田管要走好“五步棋”

核心提示: 早春田管是促进小麦弱苗转壮、控制旺苗过快生长的有效时机,同时也是争足穗、攻大穗的关键时期,市粮作站专家要求各地和广大种植户根据当前苗情特点,因田因苗分类管理,切实抓好各项春季田管措施落实,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为夯实夏粮丰收基础,全市春季田间管理现场会上,专家提出

麦油早春田管要走好“五步棋”

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 “雨水”节气已过,农时不等人,春管正当时。2月23日上午,在高新区年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4000亩小麦基地内机声隆隆,两台植保机驰骋在一方麦田间进行除草,而另一方连片的麦田上空,两台农用无人机在施返青接力肥,另外四台无人机通过化控正对旺长苗控高促壮。这是我市春季田间管理现场会上农机助春管的喜人景象。

早春田管是促进小麦弱苗转壮、控制旺苗过快生长的有效时机,同时也是争足穗、攻大穗的关键时期,市粮作站专家要求各地和广大种植户根据当前苗情特点,因田因苗分类管理,切实抓好各项春季田管措施落实,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我市小麦油菜自进入越冬期以来,温度持续偏高,雨水充沛,麦油生长较快,苗情转好。2月14日苗情调查,全市小麦平均叶龄5.63叶,总茎蘖58.8万。目前,立春已过,小麦已返青,从田间情况来看,小麦苗情虽然总体较好,但田块间不平衡性仍较大,部分早播小麦已进入拔节期,晚播的只有4叶多,且有一部分茎蘖数不足30万。自1月下旬以来持续阴雨天气,雨量大日照少,不利于弱苗转化和形成壮苗。为此,专家提醒春季田管要走好以下“五步棋”。

清沟理墒防渍害。渍害是影响我市麦油高产最主要的障碍因子。粮作站专家说,近期连续阴雨天气,很多田块沟里积水排不出去。当前要抓紧时间清理沟系,特别是田头出水沟未开通或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方,以及外沟堵塞,内沟水排不出的,要尽快疏通、清理,确保排水通畅、雨止田干、沟无积水防渍害。

促弱转壮控旺稳长。对迟播苗弱、群体偏少预期穗数可能不足的田块,需及时追施返青接力肥,可亩施10~15公斤45%复合肥,尽早促弱转壮,争穗争粒。对脱力落黄的田块,可追施3~5公斤尿素捉黄塘促平衡。正常的一、二类苗不施肥,待拔节时重施拔节孕穗肥。对群体偏大旺长田块,尚未拔节的,可抢晴适度镇压或化控,以控旺促壮稳长防倒。

及时化除防草害。秋冬未化控田块目前杂草较多,基数大,随着气温回升,杂草长得快,要密切关注田间草情和天气变化,抢抓有利时机做好化除工作。要根据植保部门的化除意见选准药剂、用好药量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化除时间掌握在冷尾暖头,日均温5℃以上,抢晴天用药,避免冻药害现象发生。温度回升后要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及油菜菌核病。

适时重施拔节孕穗肥。粮作站专家指出,拔节孕穗肥施用得好,既能稳定穗数又能攻大穗。拔节孕穗肥应在“群体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左右”时适时施用,掌握“弱苗适当提前、旺苗适当推迟”的因苗分类施用原则。对目前已拔节或即将拔节已脱力落黄的田块,可立即重施拔节肥,每亩用45%复合肥15~20公斤+尿素7.5~10公斤,稳穗争粒;对群体较足、长势正常的一、二类苗,待拔节时每亩用45%复合肥15公斤+尿素5~7.5公斤或“金”字牌氮钾肥20公斤,确保麦苗稳健生长;对群体过大旺长苗、年前已施肥且目前叶色偏深的,要严格控制拔节肥的施用防旺长,可推迟等叶色褪淡并减量施用,也可待剑叶抽出期施用孕穗肥。追施过返青接力肥的晚播苗可到3月10日左右酌量施用拔节孕穗肥。油菜尚未施苔肥的要抓紧重施蕾苔肥,亩用配方肥20公斤+7.5公斤尿素,加1包硼肥防花而不实。

积极应对防灾减灾。今年小麦冬季没有经历过低温锻炼,春季气温变化大,麦油极易遭受倒春寒冻害。小麦拔节后尤其拔长两节后,遇0℃以下低温时,可在2~3天后及时剥查小麦幼穗受冻情况,如遇冻害可根据受冻程度及时增施恢复肥补救,每亩施尿素5~7.5公斤促恢复。早苔油菜如受冻,可在温度回升后的晴天摘除冻苔及冻伤的叶片,追施恢复肥促壮促分枝生长。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