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造血”推动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本报讯(记者 陈静 通讯员 尹琼玲)集体经济是农村当家的“家底”,在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巩固农村执政基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开发区党工委以“书记领航”项目为契机,聚焦多元“造血”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通过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系,拓展村级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村集体经济增收步伐,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向更高质量推进。

结合整体规划,开发区出台了《开发区乡村振兴“书记领航”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分管领导、机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书记领航”项目具体工作机制,各村(社区)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乡村级乡村振兴“书记领航”项目。明确了当前及下阶段发展目标:各村(社区)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到2023年,全区村集体稳定性收入全部达到或超过120万元,到2025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00万元。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大力盘活利用闲置资源。开发区初步统计有6000亩左右的闲置土地资源,将部分区级闲置资源交由村级代管,逐步改变每年运行补助的方式,增强各村自身造血功能。同时,对村级砖瓦企业、废弃化工厂和旧学校等闲置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动员各村坚持“一村一策”,通过招商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让“闲资源”变为“活资产”,产生长久收益。构建“强弱联合”抱团发展模式。开发区城区范围内集体收入靠前的6个社区,由于地理位置及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集体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开发区将村集体收入靠后的6个村与其进行抱团结对,在开拓增收途径、闲置资源代管、班子人员建设、村务管理等多领域进行抱团联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同分的发展格局,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借力发力、自我造血的发展动力。引导发展“飞地”经济。打破村域界限,在全区“四区78集聚点”总体规划框架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筹引导土地资源向各类园区、集镇、优势农业区集中,多途径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形式。引导发展融合经济。鼓励各村(社区)与其他经济主体共同投资组建新的混合所有制经营实体,尤其在开发区东、西两个休闲观光区内,将土地、房屋等资源资产入股香海琴枫、绿岸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获取长期稳定收益。同时,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电子商务和特色乡村旅游经济,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特色产业、休闲观光、农创文旅、农耕体验等多业态融合,培植发展后劲。

下一步,开发区将重点围绕多个方向发力,多元“造血”推动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逐步推进拆村并点工作。在“四区78集聚点”总规划框架下,优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拆村并点试点工作,将零散偏远小自然村整合起来,选择就近集镇或环境好的集居点,由政府牵头进行集居点基础设施升级和配套设施建设,农民自拆自建在集居点内修建统一形式自住房,集约的土地探索集体土地入市新模式,提升村集体收入。加快东部生态旅游区建设。完善农业园区路网建设,明年将投资230万元对颜春—张巷村连接站前路的2.2公里道路进行修缮改造,进一步提升园区路网格局,并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打造建山村黄连山登山步道、其林村温泉康养中心、祈钦村农旅采摘观光点等点位,串联水晶山、马塘桥水库、泰山水库等区域,形成东部特色生态旅游环线。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将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村(社区)高质量考核,排出详细实施方案,明确每年目标任务,并将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部分按一定比例对村干部年终进行专项奖励,对未能按计划序时进度达标的村及达标后收入不稳定村,由区主要领导对村书记进行约谈,确保“书记领航”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