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旦平 曾丽萍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这一重要讲话对我市在更高起点上不遗余力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古老运河焕发新的生机,使人民真切感受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带来的美好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流淌两千年,纵横六千里,这是我国大运河写下的壮丽史诗。在全球520条运河中,大运河最为独特的价值在于,她不仅是世界最长最古老的运河,至今还是流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丹阳,是千里运河线上建县建城最早的古邑之一,作为运河沿线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重要古城,因水而生,沿河而长,拥有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
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丹阳如何“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引起全民关注。“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央和省市委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给予了各类要素支撑,这是我们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天时’。丹阳作为运河沿线建城最早的古邑之一,丹金溧漕河、九曲河等多条古运河在此交汇,是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漕运咽喉,这是我们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利’。这两年,市委提出‘智造名城’与‘运河明珠’协同推进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眼镜风尚小镇和练湖生态新区两个产城融合示范板块,各类资源要素逐步向运河沿岸集聚,这是我们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人和’。因此,要把握好当前这些重大机遇,创造性地走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丹阳之路’。”市委书记黄春年说。
近年来,我市自觉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使命担当,坚持深挖文化底蕴,提炼城市品牌,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今年更是谋定了“智造名城、运河明珠”的城市发展定位,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全力将大运河丹阳段打造成造福人民的致富河、生态河、幸福河。如今,丹阳这座江南小城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着“运河明珠”美好愿望。
抓住文化主线,做好“文化”文章
古运河浩浩荡荡,从丹阳城东流过,河畔有一座宝塔拔地而起,塔体挺拔高大,古朴雄浑,直插云霄,那是丹阳万善塔。“一支塔影认江南”,数百年来,它曾一直是丹阳这座城的地理地标,是古运河进入江南的标志,当年看到万善塔,就知道来到了江南……11月30日下午,在“访古问今——寻访大运河记忆”短视频大赛的颁奖现场,来自我市民政局的《地名故事——万善塔》荣获一等奖。
夕阳西下,伴着习习凉风,漫步在大运河风光带一侧,或是欣赏静挂在展板上的剪纸、农民画、乱针绣等民俗文化作品,或是尝试动手捏个面塑、绘制幅烙铁画,云阳大桥至人民大桥下的运河风光带总是人潮涌动,好不热闹。
运河文化是丹阳这座古城的根与魂。早在2018年6月,我市就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丹阳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各项工作。近年来,我市组建大运河文化丹阳段研究团队,围绕人文典故、历史遗存、自然风貌等开展深入研究,着手编纂《丹阳运河研究文集》,并坚持以人为本,精心策划组织“新春走大运”灯饰展、运河传统文化展演、“大美运河”国画双年展、书画名家写生采风等运河主题文化系列活动,增进了省内外运河文化交流,让运河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其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传承展演和研讨活动为运河文化的省级重点活动。
与此同时,我市还全力建设博物馆、图书馆、体育中心等公共文体设施,推进大运河丹阳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总前委广场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确保齐梁帝陵和石刻申遗项目进入国家预备名录,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运用系统思维,做好“统筹”文章
“以前我们只能远远地望一眼大运河,现在可以在运河边散步,近距离欣赏运河美景,真的太好了!”11月25日,市民帅童带着女儿,在大运河丹阳段沿岸步道上悠闲散步,体验丹阳“慢生活”。
大运河与市民的生活越来越亲近,这得益于我市结合运河“四改三”工程,实施大运河景观工程,打造城市绿廊和滨河风貌展示带。如今,随着我市大运河南段西侧景观绿化工程的完工亮相,市民又多一处放松心情的休闲好去处。在现场,记者看到全新的景观绿化工程,令过往路人赞不绝口。滨水游览步道和健身绿道两条景观交通,设计游览路线,串联其中;广玉兰、枫香、垂丝海棠等85种植物品种,在暖冬日里,换发勃勃生机;观景坐歇台、景观广场、廊架驿站等一个个多功能节点,供市民驻足休闲。
经济功能是大运河自古以来最重要的功能。古代,大运河保障了首都的物资需要,也带动了沿岸地区的商贸繁荣;今天,大运河沿线城市正以发达的经济水平、雄厚的经济实力反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丹阳一直坚持“城河共荣”“景河共生”,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近三年,全市共关闭污染企业299家,疏浚中小河流78条,确保运河水质良好;强化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大力推动堤岸绿化、排污口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港口和船舶污染整治、提升支流水质五大专项行动,丹金溧漕河黄埝桥断面自动站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首批“最美水站”,丹阳万善塔地标被评为江苏“最美运河地标”。
运河文化是时代的、大众的,需要在活态保护、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利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市创新推出旅游产品和线路,让人们与运河展开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将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旅游的文化内涵,彰显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把运河文化内化到产业发展中去,实施市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文旅+”战略,推动乱针绣、黄酒酿造、二胡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创意设计、影视制作等新型业态,推进了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
我市还推动运河航运转型提升,实施苏南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整治航道29.33公里,沿线绿化14.1公里,新建护岸54177米。投资48.02亿元,实施跨运河云阳大桥改建等18个项目。结合运河“四改三”工程,建设投资近3亿元、全长4公里大运河景观工程,打造城市绿廊和滨河风貌展示带。
树牢精品意识,做好“精细”文章
西门老街改造工程、京杭大运河南端两侧景观绿化工程被列入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重点项目,丹阳眼镜风尚小镇成功入选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成为“运河百景”之一。
作为大运河故道沿线保存最好的历史风貌区之一,西门老街是大运河航运推动丹阳城市发展的重要印记。通过科学布局各类文化元素,我市开展了老西门桥维修加固、西门城楼修复、西门运河景观提升等工程,使老西门桥、西门城墙等历史遗存得到了传承和保护,沿线景观绿化得到了改善和提升,再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韵味。
我市还高品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集中展示带,以建设“城区核心展示园”为契机,聚力打造“练湖-陵口-吕城集中展示带”,将葛城遗址、南朝陵墓石刻、季子庙等沿线文化资源串点成线,形成“一园一带三点”的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展示体系。
遵循发展规律,做好“活态”文章
“要做好‘活态’的文章,我们在规划方面树牢活态保护、活态传承、活态利用理念,在建设方面做到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在管理方面坚持把绿色理念、现代技术、文化元素贯穿到大运河治理全过程、各方面,让古老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立足城河相依、河湖相伴、水系交汇特色,与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编制完成大运河丹阳段保护传承利用规划。
我市启动了南朝陵墓系统性区域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推进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电力灌区“珥陵灌区”在保护中加强利用、在利用中促进保护。不断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一批沿河旅游步道、风景道,加强运河沿线旅游节点与高铁站点、高速公路出入口对接,加强南京、常州等周边城市与丹阳大运河旅游资源的互通互联,结合高铁站、公路客运站等对外交通枢纽的建设,构建水陆快速交通网络。
大运河流域中的镇、村形象传播也是焦点。为此,我市启动建设美丽镇村,聚焦“一镇一环线、一线一风景”,打造景美丹东、镜彩丹西重点线路,连起乡村产业链、串起美丽风景线。省大运河沿线纳入《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的国家级遗产,丹阳段包含1段河道和1个遗产点,分别是现京杭运河丹阳至常州段以及开泰桥。大运河丹阳段沿线及周边拥有2处中国传统村落、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九里村、柳茹村)。
可以说,当前丹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的“四梁八柱”和顶层设计已基本形成,发展图景正在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接下来我市将坚持“世界视野、中国高度、本土特色”理念,加强统筹、突出重点,锐意进取、久久为功,擦亮运河文化名片,让千年古运河活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