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湘怡
中国教育部日前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还有不少人认为,现在的青少年吃饱穿暖,生活富足,又不需要承担沉重的劳动,抑郁症都是扯淡,都是矫情给惯的。他们不愿意承认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还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贬损讽刺着抑郁的青少年。可时代早已变化,少年不是强说愁。抑郁症是一种病,得治,请不要用轻描淡写,堵住孩子的求医之门。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不可小视。有些人认为心情低落就是抑郁症,偶尔的心情低落人人都有,但这不等于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为表现的一种情感障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国家卫健委更有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为什么当代青少年容易产生抑郁症?有专家表明,目前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发展因素。其中学习压力过大,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是青少年抑郁症高发的主要原因。有的家长放弃自我价值的追求,把自己的目标放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青少年越来越看重在人际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有些人可能因为情商较低、适应能力差,和同学关系较差,甚至产生冲突,导致出现情绪问题。除此之外,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心理状态不稳定,相较于上一辈,当代青少年大多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不够成熟,缺乏良好处理事件和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
我们应正视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而不是轻视或无视,应为他们提供宽容友善的环境战胜病魔,而不是营造“病耻感”。有些人将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画上等号,然而在医学的范畴,抑郁症属于情感障碍而非精神疾病。患上抑郁症,不意味着抑郁症患者心理上不坚强或内心脆弱。这是一种病,不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内心强大的指标。一些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正是害怕收到这样的议论和轻视,选择自我菲薄,自我否认而产生病耻感,不愿意接受治疗。抑郁症不是可怕的疾病,一个友善温暖,宽容理解的环境能为患病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更有益的空间。
青少年是家庭的延续,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抑郁症筛查很有必要。孩子的生长除了物质上的富足,更需要一片精神的蓝天。
古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可事实证明少年不是强说愁。我们应该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正视抑郁症问题。生病了,不可耻,努力接受治疗,一定有一天会好起来。没有人想生病,对于生病的孩子,充满理解的环境才是治愈抑郁症的最佳良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