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当道,别让“文字失语”杀死表达欲

核心提示: 互联网用语大行其道,满屏皆是yyds、u1s1、awsl、绝绝子等网络热梗,想要进一步表达时却难以言表,“文字失语”成为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

官结影

互联网用语大行其道,满屏皆是yyds、u1s1、awsl、绝绝子等网络热梗,想要进一步表达时却难以言表,“文字失语”成为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

身处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信息可以无穷无尽地被复制和传播,并且依旧是免费的。然而,信息是免费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为此付出代价。正如《Payback》一书中所阐述的:信息爆炸大量占据我们的注意力、抹杀我们的创造力,“数字泰勒主义”已经把我们的大脑当作了唯一标靶。现代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人们的交谈,人们的反应,人们的思考和人们的记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6.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在下降,语言愈发贫乏。在豆瓣的“文字失语互助联盟”小组中,有超过14万名网友,他们的集结只是社会“文字失语”现象的一个缩影,表述能力下降,被网络用语逐渐淹没。我们不得不反思,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国人为何出现文字失语现象?

动辄99+的微信消息,段子一个接一个,流行语一条接一条,表情包一波接一波,各路“大神”抛梗、接梗不断,这正是文字失语的表现。与过去纯文字的表述方法不同,借助互联网,越来越多人倾向于用表情包、流行语、缩略词来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未经思考就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立场,但这并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各种表情包、流行语、缩略词在“利用”我们进行传播。久而久之,我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下降,文字表达受限,成为“文字失语”患者。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曾在著作《浅薄》中断言“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他指出,互联网对信息的过量承载,我们被迫加大略读的比重,形成浅阅读,在强化我们的反射反应及处理能力的同时,损失了我们深度思考和创造方面的能力。不断地点击超文本链接,解读“超文本”,不断地增加我们的认知负荷,削弱了我们解读、理解、记忆所读内容的能力。卡尔担忧的是,在丢掉报纸、杂志,丢掉托尔斯泰的心灵,同时也在一步步丢掉自己的大脑。现代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网络依赖性,离开互联网,就难以思考,眼睛离开电脑屏幕或者“PPT”课件,难以讲话叙述、难以逻辑表达。而我们所说的文字失语和这也密切相关。

为此,复健文字能力迫在眉睫,书中总有黄金屋,不妨放下电子设备,在纸质书籍中寻找一片心灵的栖息地。创造机会、抓住机会表达自己,沉迷于网络世界,惊讶于他人的表达能力并不能让你有所改变,而当你主动表述时,语言的干瘪贫乏才能得到改善。减少网络用语、表情包等的使用,多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述自己,打破网络社交的屏障,将自己拉回现实社交。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