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走”出自强之路

核心提示: 这就是秦国荣,一位平凡却始终传递温情的残疾人修鞋匠。

微信图片_20210721102013

一对小板凳,秦国荣用它们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村民们都喜欢把鞋子送来修

一辆手摇自行车,他已经用了20多年

修补鞋子的同时,他还能修拉链

专心致志地工作

修鞋的机器,多年来已经用坏了10台

本报记者 萧也平 魏郡玉 通讯员 徐卫军

一台钉鞋机,叮当有力吸引十里乡亲;一双勤劳手,技术精湛老少不欺;一套针线活,乐观积极穿引美丽生活;一辆手摇车,步履蹒跚走出自强不息;一颗感恩心,几十年如一日将温情传递……这就是秦国荣,一位平凡却始终传递温情的残疾人修鞋匠。

秦国荣是开发区颜春村人,一直在前艾集镇上修补鞋子和衣服。他今年56岁,自小得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家贫,造成了双脚瘫痪残疾,不能走路,只能靠双手撑地爬行。

15岁时,秦国荣决心要到前艾集镇上了解社会,探求生路,他家到前艾集镇,有一条1公里的路,这对平常人来说,只要10分钟就够了,而对用双手“行走”的秦国荣,却十分艰难。

22岁时,秦国荣经好心人指点,在前艾理发店李师傅的帮助下,暂借店面,操起了修补鞋子的手工行当。由于他服务好,上门修补鞋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当年春节,集镇上的老支书束炳裕特地为他写上一副“职业原无贵贱,只要安心务正”的对联。此后,业务上一天比一天好,有人也就给他取了一个“鞋司令”的外号,很快被人们称呼开来。

“老秦修补鞋子是有水平的,我常年把鞋子送来修。”村民周锁芳是特意从访仙镇开车过来的,他对秦国荣的印象是:手艺好、为人实在、乐观豁达、感恩,是有口皆碑的好人。店里每到双休日,客人就特别多,这个店面不大,却是他所有的经济来源和温暖的港湾。

我们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他,却始终怀有一颗火热的心,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捐款时,他总冲在一线;村里修路、慰问老人时,他总是自掏口袋。

“你说你是残疾人,你说你生活困难,但你出去看一看,还有比你生活更困难的,能帮别人一点就帮别人一点。”这是秦国荣常说的话。当被问起是什么使行动不便的他坚持为社会奉献爱心时,他憨笑着回答:他做的事情都微不足道,自己少吃少用点就能省下来。“我做的都是小事,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回报,只是趁自己还能赚点钱,能为社会出一份力就满意了。”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