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竹生
今年是第一年,高考中考以后静悄悄。
没有喜报报喜、状元现身、升学率攀比、榜单排名。
从教育部到各省教育厅再到各地教育局,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三令五申,划了红线,终于没有了喧嚣。大家都可以消停一点,不要再在中考高考宣传中烧烤了。往年媒体熊熊大火一烧,补习机构焦虑情绪一造,学校社会一夹攻,家长一加攻,学生受苦,教师受累,家长受罪,教育受责难。
祈求学校平静的教育,学生平安的学习,家长平和的心态,要靠学校好教育,也要靠社会好环境。好教育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适合的教育。好环境之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适合的教育选择。简言之,就是擅长动笔,考出高分数的,凭分数去上学。什么样的分数,上什么样的学校,哪个学校需要最高的分数,就做学霸,考出最高的分数,踏入这所学校的大门。而具有运动艺术天赋的,凭技艺去上学。比如能奔会跳的,能画会写的,能弹会吹的,不读普本,而读体艺类大学。两类都不擅长,就要认真审视自己,慎重选择学校,挖掘并发挥自己的特长,现在能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名校的教育,名牌大学的教育是好的教育?考不上名校,也要去上普高,不去上职高,考不上名牌大学,也要读普本,不去读职本,人之常愿,可以理解。问题是,千军万马抢挤独木桥,人人挤得上吗?人人过得去吗?
适合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当今教育的困惑和焦虑,美术与音乐教育家、众大家集一身的丰子恺先生在八十多年前就有所提醒:“一块模子印泥巴,以为自己是女娲?千个人儿一个样,这种教育太可怕!”“一块模子量大小?生搬硬套用力塞,哪管孩子哭哇哇!程度不一样,都在一条线。”
孔子说过因材施教,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发展。
模式化、脸谱化的教育,教育变成了加工,学校变成了工厂。独具个性的孩子送到学校,一般无二的成人生产出来,其后果呢?教育缺少了针对性,教育出来的人也就缺少了竞争性。
中国送走了廉价的农民工,却迎来了廉价的大学生。网上早就流传了一个段子:3000块绝对找不到农民工,3000块绝对能找来大学生。“绝对”可能确实绝对了一点,但也不完全是夸大事实。熟练泥瓦工,没有两三百元的日薪,供饭供烟供酒,你找不到人。就是不出门,干家务活的保姆,年纪可以放宽到五六十岁,文化可以放低到初高中,工资绝对在三四千元。做月嫂,更要翻倍。供不应求,行情看涨,要价很高,没得商量,紧俏得很。
愿做事、会做事、能把事做好的保姆不好找。而有文化、有技术、肯出力、肯吃苦、用得上、干得好的职校职大毕业生正成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