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宝
已经五十多年没有在乡下住上一段时间了,去年12月从市老年体协任职岗位上退下来有时间后,经常与老伴回河阳老屋住上一段时间,给心灵放假,给性情松绑,和草木絮语,看浮云飞渡,闲适地坐在堂屋窗下看书写字。
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怡然享受一种回归自然,修身养性的乡村生活,有一种南山依旧东篱依旧之感,觉得心静气静人也静。其缘由是对这方生我养我的土地有着别样的恋情,对居住的老屋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盛夏的傍晚,站在古色古香的大门外,身旁萋萋草木,远处十里长山隐约可见,绚丽的晚霞映红了西天,耳旁偶尔传来村东方向香海琴枫生态庄园飘过来的音乐声,山墙下老伴精心持弄的菜园内翠绿一片,清香扑鼻,黄瓜、茄子、四季豆、青椒、韭菜、香葱、苋菜、生菜、西红柿、扁豆、丝瓜等长势喜人,累累瓜果挂满了枝头,行走其间,沾得满满的绿色蔬菜瓜果香,静静地欣赏,满心的喜悦,觉得心也怡然、意也怡意。
菜园两旁鲜花盛开,绿树葱茏,生机一片,有石斛、茶花、一串红、月月红、月季、菊花、天竹、红顶冬青、蜜桔、小金桔等。一股股幽幽的夹杂着各种花香的气息在老屋四周的空气中弥漫开来,享受着这乡村田园绿色生态的慷慨恩赐,令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伴着阵阵清风,在村里的巷道弄堂里逛逛,发现乡亲们的生活习惯已经改变。下班后,汽车、电瓶车一停下来,他们就到各家菜园里忙活去了,有的种植,有的浇水,有的采摘,晚饭后都在家里享受空调的舒适,已不在门口手摇蒲扇,乘凉聊天了。各家窗户里透出淡淡的亮光,偶有电视机的声音飘过耳旁,路灯的光亮柔柔地洒在路面上。环顾四周,大部分乡亲们的新房都砌在村中几口大水塘四周,门口波光粼粼,空气新鲜,各家院落四周绿树红花,蔬果飘香,许多人家门口停放着小汽车,小康生活,幸福之家。
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洒在老屋门口大塘的水面上,与清清微波交相辉映,晚风中夹着虫鸣阵阵飘来,站在老屋门口,欣赏着这美景如画的故乡月夜,令人心旷神怡,情思如涌。我们村上民房都是一排排坐北朝南,唯有我家老屋坐西朝东,村上人都称呼我们大家族为“东门里”,其中缘由我辈不明就里,祖辈们自有当时的现实考量。
为了能经常回乡小住住,房屋内部进行了简朴的装修,外观上保持修旧如旧。经过整修,老屋仍旧充满着一种乡村传统民居的历史风韵,风骨不变,气质依旧,质朴中透着清秀,沧桑中渗透着坚强。从那青砖扁砌的厚实大门到整块大条石的门坎,从那高高的天井观墙到厚实的对开大门,从那内部使用的粗圆木柱到楼上的木质隔板,都用料考究,工匠技术精湛,虽历经百年风雨,仍那样规整、挺拔。
江南民居的建造主人都很讲究地域风格和特色,其中也蕴含风水理念,从天井观墙上的青砖小瓦花窗图案,就可以看出一扇格是青小瓦组成的梅花图案,寓意花开富贵,一扇格是小青砖组成寿字图案,寓意健康长寿。既是精神寄托,也是美好期盼。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村上人绝大部分都砌了新房,门口有一个宽广的水泥场可以晾晒粮食和停放小汽车,老房子绝大部分都消失了,唯有我家老屋还稳坚地挺立在村中,现在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手上,我们理应维修好、保护好,让一代代人记得住乡愁,但愿乡村振兴能留住老屋,留住一些乡村历史文化的标志。
夜色如水,月光如洗,阴暗的光影在老屋的脉搏中流动,脑海中油然想起了儿时乘凉也是在这个天井里,我依偎在母亲身边,一遍遍地数着夜空中的星星,仰望着如梦如幻的月亮,倾听母亲讲述神奇的故事,伴随着习习凉风而进入梦乡,那时的夜是慈爱和博大的,如此难忘,如此温暖。
现在我退休后,又回到了老屋小住,沐浴着月光,在天井里静静地享受着乡村的宁静和老屋带来的温馨,往日的一幕幕又回心头,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兄妹间的相融与欢乐,年少时的水塘野泳,求学时的灯下苦读,忙假中的抢收抢种,庙会上的球场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