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恋人”的温柔不过是一场甜蜜骗局

郑若曦

只需几十元,就能和素未谋面的“虚拟恋人”谈一场恋爱,陪自己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目前,这种借助网络的有偿式情感服务,成为不少年轻人寻求情感慰藉和解压的方式。记者调查发现,“虚拟恋人”在制造“甜蜜”的同时,也暗藏各种陷阱。

其实,这“虚拟恋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前几年便在电商市场炒得火热。作为一项有偿情感体验类服务,“虚拟恋人”一入市场便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甚至正成为不少青年热衷的网络消费方向之一。但这“恋爱”背后的隐患也不可忽视。

要知道,“虚拟恋人”终究不是双向奔赴的爱情,这种带有金钱交易性质的“爱情”也不能长久,只会终结于金钱。况且,由于商家营造的理想人设无限贴合消费者的喜爱,这便让消费者很容易在这场虚拟恋爱中投入真情实感,处处听从这“恋人”。这种沉浸式的恋爱体验很容易让人上瘾,不仅会让消费者陷在这场“恋爱”中难以脱身,还可能会带来诈骗等违法现象。所以说,消费者花钱买“爱情”很可能会落得“人财两空”,完美的“恋人”没得到,钱包倒是瘪了不少。

并且,过度沉迷“虚拟恋人”很可能导致年轻人忽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只一味沉溺于自己的虚拟世界。这样的生活只会徒增家人和朋友的担心,实在不值得提倡。况且,“虚拟恋人”行业乱象丛生,软色情、诈骗行为层出不穷,年轻人过度沉迷其中很可能会对其价值观产生冲击。

笔者认为,“虚拟恋人”热销的背后,主要是因为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寄希望于网络虚拟世界,期许这“虚拟恋人”能缓解自己的孤独感。

期待有人陪伴,本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需求,但是不能因此陷入“虚拟恋人”的骗局。要想避免踏入“虚拟恋人”的“温柔陷阱”,要依靠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年轻人应意识到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区别,将自身精力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才能缓解自己心理上的空虚感。如果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的界限便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对“虚拟恋人”产生心理依赖,很容易被“虚拟恋人”割了韭菜。

其次,相关部门的监管也不能缺席,不能任由技术主宰人的认知。对“虚拟恋人”的服务模式和相关服务进行严格审核,对那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加以严惩,只有行业规范不断完善,才能让“虚拟恋人”的骗局无处可逃。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