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医病名,呕吐、泄泻等,虽然可能不带有“脾”或“胃”字,但发病机理大部分都跟脾胃有密切关系。脾胃牵扯疾病众多,脾胃功能有问题者在人群中也比例甚高。
镇江名中医、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李伟新认为,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意思就是脾胃功能受到损伤后,其它疾病就会相继发生,所以当脾胃失调时一定要及时调理,否则会危害健康。
李伟新主任分析指出,脾胃失调主要包括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脾胃湿热等,造成脾胃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如下:先天因素、外邪侵入、饮食不当、情志影响,以及药物影响。服用的药物种类多、数量大,易导致脾胃受伤。立夏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人们的食欲也有所下降。立夏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一并煮粥,放凉后食用,能起到健胃、解暑的功效。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脾胃一虚百病生”。食物进入机体后的消化吸收,离不开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若脾气虚,主运化的脾这个“人体食物加工厂”动力下降,则消化能力下降,表现出不想吃饭,吃后腹胀,甚至是排出的大便里有明显的食物残渣,中医有个专用名词把它叫作“完谷不化”。如果脾气虚、升清无力,“上升运输机”动力不足,会引起头晕眼花、拉肚子等表现;脾气虚日久,水谷精微化生减少,人体气血生成不足,则会出现体倦乏力、面黄肌瘦等;若脾虚,导致向外输送水液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水液停留在体内,出现体内湿盛、水肿等病症。所以说“脾胃一虚百病生”,在养生过程中保护脾胃显得尤为重要。
养护脾胃怎么做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也是调养脾胃的前提。李伟新主任提醒,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以软、烂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如果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更易损伤脾胃,久而久之会引起食滞的现象。可以试试按摩。具体操作方法是: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稍用力缓缓推摩腹部,至左下腹(结肠部)可稍稍加力。摩腹保健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操作,每次36圈,每天操作两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
孩子脾胃如何养?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胃病是靠养不靠治。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有些家长怕孩子饿着,便由着孩子暴饮暴食,也有些家长放纵孩子吃零食、冷饮,时间一长,孩子的脾胃运化功能减弱。
其实,人体获得好的营养的先决条件,是要让脾胃有能力把你吃下去的东西消化掉。如果你脾胃本身没有那么强大的功能去运化,那吃再好的东西,都是白吃。
孩子的脏腑娇嫩,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脾胃功能与成年人相比较为薄弱,若是无节制饮食,肯定会出现积食、腹胀等情况。大多数孩子最喜欢吃糖果、饮料等甜食,如果家长纵容孩子过量食用,就会阻碍气机运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引发各种问题。短时间的饮食不规律,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一过性的急性症状,但若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所以对于小孩的脾胃养护,强调一定是要管住孩子的嘴巴,不要刻意去给孩子加乱七八糟的营养。因为一般情况下,现在孩子的营养都是够的。如果你要养胃,重点就是要管住嘴巴。管住嘴巴,意思是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一定不能饥一顿饱一顿,不能暴饮暴食。我们常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时定量。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到饭点了,就算不饿也要吃一些,避免过饥损伤脾胃,让胃保持规律活动。每餐吃到七八分饱,饥饿感强时可放慢速度吃,增加饱腹感,不要暴饮暴食。而且吃东西要荤素搭配,一定要合理饮食。水果蔬菜也要吃,但都不能贪多。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包括海鲜、油炸食品等,而应该多吃一些软和、易消化的东西。
中医院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