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苗木“摇钱树”走上发展“致富路”

核心提示: 时值深春,在皇塘镇宏图村塘门村田间地头,一片片长势正好的苗木迎风飘扬,绿色深深浅浅一路铺开,红叶黄叶点缀其间。

本报记者 旦平 通讯员 皇宣

时值深春,在皇塘镇宏图村塘门村田间地头,一片片长势正好的苗木迎风飘扬,绿色深深浅浅一路铺开,红叶黄叶点缀其间。村民王元明在苗圃间驻足凝望,再次庆幸自己回乡创业的选择做对了。

今年64岁的王元明曾经在外打工十余年,却始终清晰记得宏图村过去的模样。“烂土路、矮房子,全村还是以传统谷物种植为主,穷啊!”王元明说,每年他都想在家里做点事,可每次都是叹口气。

如王元明所说,过去的宏图村是个以水稻、小麦等作物种植为主的传统农村。如何让村民脱贫致富,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如何让老百姓过上手里富裕、生活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活?这些一度是宏图村党总支最焦虑的问题。

一次外出考察为宏图村带来了转机。据村党总支副书记荆锡春介绍,当时,他们去周围乡镇考察,发现常州夏溪有很多农户种植草皮、苗木,经济效益可观,这让参观的村两委干部留了心。“我们的村民辛辛苦苦一年,还抵不上人家几个月的草皮、苗木收入。”荆锡春告诉记者,种植苗木这条路,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让村民增收致富,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回来跟村两委、村民代表一合计,通过宣传发动,决定尝试发展绿化苗木。

很多村民当年买了苗,当年就见了收益,这也吸引了在外打工村民的关注,王元明就是其中之一。

“我当时在外地做瓦匠,发现其他地方农村发展苗木走的产业化、规模化道路,前景广阔。”当即王元明便和妻子李小英回家踏上了苗木种植的创业道路。

王元明夫妇俩分工明确,王元明负责苗木的培植,李小英负责销售。二十多年里,夫妻两人在苗木种植的创业道路上走出康庄大道,就单单在本村承包的60多亩苗木种植土地上,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达90多万元。同时,夫妻两人还成立了皇塘镇久久苗木合作社,成为周边农户发家致富的指明灯。

新塘村村民田建平说:“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在王元明夫妻俩的带动下,靠种植苗木发家致富,多年前还成立合作社,大家种树卖苗,技术有王元明,销售有李小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在家人影响下,王元明的儿子王冠大学期间主攻苗木种植技术,而他也是自家种植基地的半个军师。王冠常常向走在苗木种植前沿的人吸取经验。在儿子的指导下,王元明给苗木种植插上了机械化的翅膀。“这样给苗木浇水,省时、省力又省钱!”王元明指着一处正在进行自动化浇灌的设备,欣喜地告诉记者:“用上这些自动化设备,苗木的成本缩减不少,效率还大大提高了。”

对于苗木的选品,王冠比父亲更敢于尝试。“这是‘棒棒糖’,学名叫‘亮金女贞’。”王冠指着一棵苗木介绍,“现在浙江地区很流行这样的精品绿化,没有嫁接之前的女贞,单棵才卖十几二十元,但是经过嫁接、修型、移盆等精心栽培的亮金女贞,一棵的售价就高达三百多元。”王冠介绍,目前自家种植基地才刚刚开始尝试精品苗木,他相信精品苗木一定未来可期!”

花木扶疏,优势自来。如今的宏图村,全村900多户人家全都种上了苗木和果树,有些村民还当起了“老板”,到常州等地租用土地发展规模种植。

近年来,宏图村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自身特色相结合,立足自身农业产业基础、山林资源禀赋风貌,大力推动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村庄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的田园综合体建设。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样板间”,“苗”绘新图景,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2020年,还入选省级苗木特色村建设试点单位。

“5年前,村子里的人均年收入只有1.8万元左右,眼下增加到近2.3万元;村集体经济也从8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03万元。苗木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荆锡春说。

经济发展了,村里的民生建设也紧跟上来。宏图村基础设施落后,村里便积极争取项目进行道路新建改造,治理了多处污水塘;通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提升。如今,到了夜里,宏图村也是条条道路灯火通明,广场上欢声笑语。

“农民富了,村子美了,我们走对了发展路,等到来年开春时,村子肯定会更漂亮呢!”荆锡春说。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