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稻变卖米,价格更‘香’了!”

核心提示: 19日中午,云阳街道花园村的瑞田家庭农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瑞田家庭农场投入40余万元引进稻米加工流水线

“卖稻变卖米,价格更‘香’了!”

图为瑞田家庭农场的稻米加工流水线。记者姚磊 摄

本报记者 姚磊

19日中午,云阳街道花园村的瑞田家庭农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两辆农用三轮车载着满满当当的营养土从晒场归来,轮流进农场库房“卸货”。农场主张伟在库房内开着铲车,将刚卸下来的营养土堆放到一起,垒成一座座小山。

“这些营养土早在2月份就开始准备了,今天刚晒好。”忙活了小半天才停下来的张伟和记者聊了起来。原来,眼看着不久之后就得育秧了,他趁着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间隙雇了2位工人,将晒了一星期的营养土往回运。“水稻要想高产,秧苗就得育好,好的秧苗离不开好营养土。我家的营养土里拌的可都是进口复合肥,含有促进秧苗生长的大量营养素。接下来只需要用机器把它们打碎、除杂,就能装入秧盘了。”张伟介绍道。

今年34岁的张伟是花园村最年轻的种粮人,长年累月的田间劳作让他显得比同龄人更为壮实。与不少新型职业农民相似的地方是,他也是在国家的惠农政策感召之下,改行投身于农业的。说起自己8年以来的种粮经验,张伟非常感慨:“刚刚进入这一行时哪曾设想过现在这番光景?农业生产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太多,这都多亏了现代化农机设备啊。”张伟说,成立家庭农场进行大规模种粮,光有经验技术是不够的。家庭人数有限,而种粮食需要精耕细作,这就催生了现代化农机行业的发展;而现代化农机的出现,又大幅度提升了家庭农场的生产力,形成了良性循环。得益于此,瑞田家庭农场才能稳步走在粮食提质增效的绿色发展道路上。

张伟告诉记者,为了提高种粮效益,除了在生产上精耕细作外,他还将目光投向了粮食深加工。“去年10月份,我投资了40多万元,为家庭农场引进了一条稻米加工流水线,安置在库房的东侧。”顺着他的指引,记者来到了这条稻米加工流水线前。只见整条流水线的机器呈银蓝色,长十多米,高约五米,涵盖了从碾米、制糠到装袋、封口的全部设备,远远望去颇具现代气息。

“这条稻米加工流水线的落地代表着我过去直接卖稻谷或者去别处加工稻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从育秧到最后加工成米的所有环节,都已经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有了这条流水线的托底,张伟显然信心十足。原来,去年粮食价格给力,烘干后的优质稻每斤能卖到1.5元左右,可这在加工成米后的价格面前都不值一提。“整条流水线的日加工能力可达25~30吨,稻谷加工成米后,按照20斤或50斤一袋进行打包,每斤能卖到2.5元至2.8元不等,很明显这样的价格更‘香’了。”张伟说,稻谷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米糠,这些米糠就能折抵加工成本,那价格增长的一部分就完全是利润了。

依托此加工流水线,张伟还按市场价从周边农户手中直接收购优质稻谷进行加工。去年一共收购了280吨,加工后的米冠上新注册的“瑞优农”商标,卖向我市及周边地区的超市、饭店等消费市场。瑞田家庭农场还一跃成为某些企业的固定供粮合作商。这既解决了周边农户卖粮困扰,也增加了家庭农场的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对此,张伟乐呵呵地表示,农场目前的机械化投入已经基本到位,接下来就是潜心于如何种好粮食,提高产量了。“现代人讲究吃得健康,我看有机大米销路不错,有机会的话我准备尝试一下。”他如是说道。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