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核心提示: 本报推出“追寻丹阳红色印记·永恒的丰碑”系列报道,回顾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初心,让丹阳“红色精神”永传承……

丹阳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着35位烈士,英烈墙上镌刻着1129位烈士的名字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df026ca498f13d9791c879ff0d1e5a8d

图为丹阳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 记者 陈晓玲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马骏

编者按:丹阳这片红色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千余名烈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革命烈士陵园、战斗旧址、纪念碑……每一个红色印记都深藏着一段红色记忆。今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风华正茂,百年初心依旧,本报推出“追寻丹阳红色印记·永恒的丰碑”系列报道,回顾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初心,让丹阳“红色精神”永传承……

阳春三月,绿树成荫,位于画院路丹阳革命陈列馆北侧的丹阳革命烈士陵园内一片静谧,微风拂过,树枝沙沙作响,让人感觉到一份庄严肃穆。

烈士陵园内,今年81岁的城北村村民王木生,牵着76岁老伴李金娣的手,徐徐走到纪念碑前,庄严地鞠了一躬。而后,他一边跟老伴说着记忆中的红色故事,一边往纪念碑后的烈士墓走去。望着眼前一座座烈士墓碑,王木生停下脚步,仿佛穿过历史的硝烟,重新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王木生说,正是因为经历过那段岁月,才更懂得如今这份幸福安宁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那时候,我住在管山那边,以种地为生。战争年代,想要吃饱实属不易。解放后,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我们一家也从乡下搬到了城区附近,我们这一代人,对于这些牺牲的烈士,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恩之情。”王木生转过头看着对烈士墓碑一一鞠躬的老伴,若有所思地说,“我说的这种感恩之情,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难理解了,但一直以来,我还是经常会对我的子女以及家中的晚辈们讲述我所经历的那些烽火岁月,教育他们铭记历史,也希望他们能将这宝贵的红色精神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虽然清明已过,但除了王木生夫妇外,记者在现场看到,仍不时有市民甚至是外地人,来到革命烈士陵园内缅怀英烈。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丹阳革命烈士陵园解放初建于城区大南门外的大南门村,1970年移至城北大队火葬场南,即北门观音山,占地1200平方米。1978年,烈士墓再次移至现在的画院路36号丹阳革命陈列馆北侧,占地4320平方米,主体建筑纪念碑高17.6米,正面镶嵌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用铜50公斤。常青松柏,把烈士纪念碑映衬得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易滨告诉记者,丹阳革命烈士陵园目前安葬着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各个时期牺牲的35位烈士。修建于2019年的英烈墙上,镌刻着1129位烈士的名字。陵园主体建筑纪念碑修建于1980年,2010年进行了整修。

“每年清明节前后,全市各中小学校、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等都会组织参观、祭扫活动,前来缅怀的普通群众更是络绎不绝,人数不下万人。”易滨说,“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教育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主动接受红色教育,我们当以积极的姿态、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表达对伟大历史的崇高敬意,对红色文化的精准解读,对党的领导的坚决拥护。用好这些红色资源,能够唤起广大群众对峥嵘岁月、红色文化的深刻记忆,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正能量,增强他们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勇气、信心和定力。”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