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竹生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中有三条规定: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三条规定说是刚性要求、硬性规定都不为过。一百多字里面,“严格、严禁、严肃”依次出现,“不得”出现三次,对“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这措辞,这语气,这严厉劲儿,使我产生了一个想法,这次教育部有点像生态环境部设立自然保护区一样,给幼儿园划了一个圈,设立了一个保护区。
圈内,游乐区;圈外,学习区。圈内,只有绘本,没有课本,只有游戏,没有作业,只有幼儿,没有学生;圈外,课本发下来,课程开起来,作业做起来,考试考起来,竞赛赛起来,补课补起来,头皮麻起来,人生识字忧愁始。
划圈的作用很明显,把提前学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化”前移渗透挡在圈外,让圈内的幼儿安安静静地度过三年幼儿园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美好时光,留住快乐,守护童心。
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教育发展振兴,过去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了这两句话鼓动,教育得到了重视得到了发展。顺着这两句话,真正把教育办成理想的教育,还有两句话不得不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累不能累幼儿!
其实在几年前我就有过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多思多虑多说。
“评价幼儿园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幼儿是否会认字、说外语,而是看孩子脸蛋是否红润,眼睛是否明亮,身材是否匀称,奔跑是否灵活。”2012年4月18日,我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玩好、吃好、睡好、动好、长好”五好理念。2015年10月19日,我在《中国教育报》撰文进一步阐述幼儿教育“五好”理念。玩得地道玩出水平,吃出营养吃出健康,睡出好习惯睡出好身体,动手动脑彻底解放儿童,从长个子到身心一起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玩好、吃好、睡好、动好、长好”十个字成色不足,分量轻也!以至于国家不得不划个圈修个栏设个护!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幼小衔接出了问题!幼儿园娃娃们升入小学,面对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梯度和学习坡度,要么有坎,要么有坷,过不去的孩子急得哇哇大叫。无准备的“零基础入学”不但让小孩子遭罪,也让家长感觉上当受骗。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小孩子会识字了,会识数了,会几句外语了,老人们喜上眉梢乐开了花。如果人家的孩子会了,自己的孙子不会,老人们一脸黑线,会心甘情愿,善罢甘休吗?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到了小学招生阶段,尽管入学考试早已被明令禁止,但是总有人总想掂一掂娃娃们的分量,于是有了一对一的面试。如果仅仅是问一问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家里几个人这样的简单问题,讲个小故事,表演一个小才艺,估计也不会难倒孩子。但是如果要问诸如一个正方形,切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猫-狗=2,狗-兔=3,兔+兔=6,问猫=?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厉害娃娃,十有八九哑口无言,甚至有的父母也是一愣一愣的。
一个最棘手的问题是,幼儿园没有学过拼音字母的孩子一下子遇到了拼音字母,在声母与韵母、前鼻音和后鼻音、翘舌音和平舌音面前,总有一部分孩子会茫然无所适从,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可奈何。
家长的觉醒和抱怨形成了强大的追责压力,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做起了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明明知道做了就是违规,但是就是不能不做。不做过不了家长关,不做过不了年度评议关。
于是幼儿小学化、多学化现象丛生。对于此类乱象,2018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几年下来了,事实证明仅仅在幼儿园内严禁恐怕真的是禁而难止,收效不大。所以教育部再次发文,不仅园内,园外也要狠下功夫。
幼儿的压力在园外。只有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把握正确育幼导向;只有全社会给幼儿园松绑,各方都不要为难幼儿。教育部新颁文件为幼儿划的圈修的栏设的护才能真正见效,还儿童快乐童年才能真正可行,最终如愿以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