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超
披着一路春阳,车子缓缓前行,记者来到了高新区横塘天元村花卉种植户赵志俊家。
在赵志俊家的56亩的花卉大棚基地,月季、铁线莲、玉簪、玛格丽特、蓝目菊等众多花卉品种,有的绿叶葱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开正艳,可谓“满园春色”。
说起电商销售的由来,赵志俊打开了话匣子:7年前,他原本只是一名种植月季的爱好者,在丹阳横塘天元村有一个育苗大棚,后来,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基地鲜花搬上网去销售,2013年,他开设了“晶莹月季”淘宝店,几年下来,淘宝销售额逐年增加,2020年销售额达到了30万元。
“我的月季已‘飞’到了新疆和内蒙古!”赵志俊一个劲儿地乐。目前,他种植的花卉品种较为丰富,借助网上销售平台,他的花卉销售已在全国“遍地开花” 。
找准了方向,还得有更高的追求目标。赵志俊介绍,下一步,将扩建花卉育苗基地,打造丹阳首家苗圃型花店,将单一的网络销售升级为“网上销售+实体店经营”模式。赵志俊对此信心十足。
离开赵志俊的家,记者驱车来到司徒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拐了几道弯,就看到毛丹的恒青生态农业园。一下车,便见到成片的瓜果大棚,进入大棚,落眼之处,尽是草莓、小番茄、火龙果。
正在忙着新建大棚施工的毛丹,笑呵呵地迎了过来。他介绍,自己种植的草莓、日本小番茄、“台湾蜜宝”火龙果、红美人柑橘等,都是引进的优质品种,目前一共有150亩,市场销售十分看好。
毛丹说,目前,他的恒青生态园采取线上线下两条渠道销售,线上主要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店”平台上销售,2020年网上销售已达28万元。
“今年,我扩大了45亩规模,种植新品种樱桃、车厘子,这两天已经将幼苗栽下。争取今年网上销售额达到50万元!”临别时,毛丹紧紧握着记者的手说。
回来的路上,记者的车子在珥陵镇大施村停了下来。
一阵狗叫声,引来屋里主人,他叫史永夕,曾是当地的贫困户。
得知记者来意,史永夕感慨万千,他指着自家的葡萄果园说,几年前,无论是种植、管养,还是销售,总不理想,后来,在大学生村官、珥陵镇大施村副书记巫楷骅的帮助下,创立了“葡生记”这个品牌到各大平台上宣传,2020年网上销量达到了3000公斤。
“电商销售,真的好哇!”握别时,史永夕充满期待。
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魏志敏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陆续开起了80家大大小小的网店,产品涉及稻米、粮油、禽蛋、水产等多个品种。“目前,有不少农户通过电商销售致富了,比如,蔬菜、葡萄都在网上‘飞’,月季花也‘飞’到了新疆和内蒙古……”魏志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