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把初心写在机械制造最“前线”

核心提示: 从业17年,他始终奋战在车间最前沿,把初心书写在提升我国机械制造水平的第一线;他曾是镇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江苏省文明职工”获得者,曾先后获得镇江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就是我市天宏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助理工程师张达鑫。

全国劳动模范张达鑫:

17年,把初心写在机械制造最“前线”

本报记者 郡玉 通讯员 钱琦

编者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本报联合市总工会推出新闻专栏“劳模风采”,充分展示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深刻阐释劳动模范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品格,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激励全市广大职工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敬请关注。

从业17年,他始终奋战在车间最前沿,把初心书写在提升我国机械制造水平的第一线;他曾是镇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江苏省文明职工”获得者,曾先后获得镇江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就是我市天宏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助理工程师张达鑫。

坚持不懈,是匠人更是“犟人”

十七年,让青葱少年变成沉稳大叔,稚嫩学生成长为干练经理。在天宏机械锻炼成长的这么多年里,张达鑫不改匠人精神,始终在专业研究上坚持做个“犟人”。

“搞研究就要精益求精!”这是张达鑫多年不变的工作态度,也是他不变的初心。多年来,张达鑫负责编制的《镁铝合金轮毂夹具通用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受到行业内专家的好评,也为企业取得行业话语权;其开发的“五自由度机器人表面精整机”获得江苏省经信委重大装备首台套认定;公司被世界最大车轮生产公司列为全球工厂优秀供应商,销售规模也由10年前的500多万元发展到如今的2亿元……从小革新、小创造、小发明到整体设计,张达鑫一直在向“技术高峰”攀登。

成功的背后往往是由无数次的失败和汗水累积的,让张达鑫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发出的设备被客户退回的经历。“当看到被退回的设备脏兮兮放在车间时,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张达鑫告诉记者,当时他就暗下决心,一定把好设备的质量关。后来,这台钻孔机成为当时天宏最畅销的产品,相较于传统的钻孔设备,该设备将钻孔时间从一分钟提升到了十几秒,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大大增加,如今开发到了第四代钻孔机,实现了全自动钻孔、无人操作的目标,更能与客户的物流线无缝对接,广受客户欢迎。

躬身耕耘,拼创新也拼实践

生产线上坚守的身影彰显着自信与坚韧,专注的神情流露出青春的睿智与执着。生活中张达鑫勤勉奋进,浑身充满正能量;工作中他静心钻研,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在他身上,有着“创新”“实干”“技术担当”这些奋斗最美的符号。

白天画图纸、搞设计,晚上到车间跟工人们一起工作,通过实践操作来发现问题、改进设计,并在工作之余阅读国内外期刊,研究前沿机械技术。张达鑫虚心好学的态度和勤奋刻苦的钻研心态,让他一步步厚植“技术实力”。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进入重要节点的时候,张达鑫常常熬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可谓是“家常便饭”,“现在想起那段日子,甚至有点怀念。”

“搞技术,压力肯定很大,但这是自己兴趣所在,便也不觉得苦和累。”张达鑫表示,未来唯有与企业一起不断迈向更高端的技术领域,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勇占鳌头。

争先进位,发扬“技术尖兵”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80后的‘全国劳模’,我要更加努力,更加拼搏,尽快提高我国高端智能装备在世界旋压装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张达鑫的铮铮誓言,更是他对公司的承诺。为实现“成为全球领先的铝合金铸造智能装备制造商”的企业使命,张达鑫正带领他的“劳模”团队在产品提档升级方面“冲锋陷阵”,向技术攻关的纵深挺进。

正是因为有了以张达鑫为代表的技术人员的攻关创新,江苏天宏机械有限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几年,企业近5000万资金投向产品设计与研发、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推进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研发设计了逾百条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全自动生产线,取得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61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件;先后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产品或装备智能化示范企业”“江苏省首台套企业”等称号,成为国家标准主制定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