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也被骗”背后的冷漠与无知

核心提示: 9日,一张落款为武汉市公安局铁箕山派出所的《警情通报》显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博士生接到自称是银保监会工作人员电话后,于3月8日13时至15时之间将贷款金额共计10万余元分多次转入对方提供的账户,意识被骗后,随即报警。“

新闻时评

 

“博士也被骗”背后的冷漠与无知

宋鹏伟

9日,一张落款为武汉市公安局铁箕山派出所的《警情通报》显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博士生接到自称是银保监会工作人员电话后,于3月8日13时至15时之间将贷款金额共计10万余元分多次转入对方提供的账户,意识被骗后,随即报警。“博士生也被骗?是法学博士吗?”该《警情通报》在社交媒体流传后,引发很多网友关注。

若真是法学博士,怕是某些人只会笑得更欢,似乎进一步证明了“读书无用”和“博士都是书呆子”的偏见。

这种居高临下的冷漠与无知,在很多悲剧性新闻下的评论中,都可以看到。譬如最近发生的“货拉拉女乘客坠车死亡事件”,很多人不是反思如何从平台监管上避免悲剧,反倒开始人肉受害者身份,暗指其职业“不可描述”。对受害者苛责,不愿就事论事,总想着从蛛丝马迹中找到让新闻反转的证据,以显示不幸者都是“自作孽”,这些危险与普通人无关……

没有完美受害者,就像普通人也不完美。从不幸事件中找到真正值得关注的隐患并加以消除,这才是舆论应有的社会功能,也才能让类似的不幸更少一些。

电信诈骗的受害者都是没文化的大爷大妈?这只是很多人脑补的偏见。事实上,别说是博士生,就是大学教授,同样也可能被骗。几年前,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就被骗走1760万元。更有数据显示,仅广州番禺区,2020年就有447名大学师生被骗。可见,智商和文化程度的高低与是否容易被骗,并没有因果关系。

有关部门重拳整治数年,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防骗知识,电信诈骗依然没能禁绝,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其生命力的“顽强”。体现在现实中,就是骗子的技巧和手段越来越高明,有时的确让人防不胜防。“有枣没枣打三竿”式的诈骗只是初级手段,很多案例显示,事先掌握受害者翔实的个人信息后,犯罪分子会在精准时机围绕其“痛点”做文章,让受害者陷在网中难以逃脱。譬如,这位博士生之所以对对方言听计从,很可能是诈骗分子掌握了其网贷信息,令其在将信将疑中越陷越深。很多人被骗,也是因为前脚刚卖了房子,后脚就被“涉嫌偷漏税”相威胁,甚至房子信息、合同号都能对得上,很难以一句“我不信”就放下心来。

没有经历过,就无法感同身受,也就没资格去嘲笑和讽刺。习惯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也许会让看客更有安全感,觉得这样的不幸离自己很远,却无形中回避了真问题。比如,人人都知道“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汇款”,但这只是被骗的最后一步。如何在一开始就识破对方伎俩,仅靠口号式宣传远远不够。因此,相比于口号式的防骗宣传,更加翔实鲜活的案例式宣传,或许更有利于为普通人建立起“防火墙”,让更多人具有社会知识,遇到困局该知道怎样求救。毕竟,在职业骗子团队面前,普通人都是不专业的。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