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川
林则徐为林家手书的“致远堂”木匾一直激励着林氏后人致力远大理想,奋发向上……
林氏家族源远流长,汉代就有林姓裔孙迁徙到江、浙一带,移居江苏及福建的林氏支脉素以林礼最为彰显。(林礼在晋怀帝永嘉元年后任太子太傅)丹阳林氏肇于宋代,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福建籍进士林芳,字逢春,出任丹阳县令,此后便扎根于此。林芳长子伯一居于城邑,次子伯二定居南郊松卜,从此,福建林氏在丹阳繁衍生息。
西门“林家”是个大姓,号称“林半城”。原来老丹阳县城范围很小,东头人民医院的小东门桥,南边谷口街对面的大南门街,就贤桥到西头的谷口街这一条主街道。谷口街往北过三思桥,不远处就是旧时的县衙门,门前有一对石狮。三思桥西150米过土桥,就是土桥3号林家花园(老宅)。这里着重说说有传奇色彩的林家花园土桥3号内的故事。
林家花园土桥3号是一座坐北朝南前后五进的老祖屋,朝南大门前面就是一条内城河,河边正对大门有一堵用来挡邪气的照壁墙。一进大门有六扇屏门式的内照屏壁。第一进三间平房,一个天井,和北京的四合院一样,东边有一条长弄,从第一进可以走到最后的第五进,长弄到每个天井都有一小门,人们平时进出都经过长弄,大户深院都是这样格局。第二进是大厅,天井西边是厢房,第一进和第二进天井的地面都铺有青石板,天井石板路两边各放着一个八十厘米高的锣鼓形石凳,天井两头防火墙下面各用砖头砌了一个大花坛,东边花坛栽的是浓郁的天竹,西边花坛上的月月红煞是好看。第二进大厅南侧屋檐下有一条石台阶路,东边有一小门通往东边的长弄,西边的一间半平房是林家祖母和老大居住的地方。平房南是个小花园,花园里有老五林金科种的两棵高大的香橼树。
第二进大厅正中央樑上悬挂着林则徐手书的“致远堂”的木匾,林则徐时任江苏巡抚,在丹阳巡视治理疏浚练湖和运河期间,应林家族长林云岩之邀,亲笔为林家祠堂题写了“致远堂”三字。可惜的是,这块匾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了。第三进也是三间平房,西边同样是厢房;第四进楼房三间,天井西边是平房和一个小园子;最后一进是一幢走马楼,走马楼往北就是老西门大街。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西门土桥3号和土桥1号以及土桥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先前被评为文物单位的隔壁林家大院一起成了丹阳小有名气的——土桥头林家。
十九世纪初,秉性正直、不善逢迎的林氏24代子孙(传人)林芸洲娶乔家巷戴家之女戴卿为妻。为了撑起这个家,林芸洲走南闯北于沪、京、津等地做“账房先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从河南逃往南方途中川资路费耗尽,不得不沿途乞讨才回到丹阳老家,敲门后精疲力尽瘫倒在地,虽经医治仍不久病故。其妻林氏(戴卿)性格温和慈祥,勤劳节俭,礼仪待人,深受亲友邻居们的尊重,尤其是解放前的家庭经济困难时期,她带领全家子女起早摸黑,辛勤劳动,用印香纸(迷信纸)挣来的微薄收入辅助家用,以维持最低的衣、食、住、学(学费)生活。为了度过家中经济困难的局面,戴卿多方托人先后把几个十多岁的儿子送到上海等地学徒,让他们从小走上谋生之路。其中,老二林俊生14岁在上海十六铺裕源衣庄当学徒,从替别人叫摊开始到自己铺设地摊转做棉布生意,受尽人间磨难,在夹缝中求生存。经多次磨练后与人合伙在上海人民路612号,开设丁德源棉布商店,成了家中经济来源支柱。
老四林润桂、老五林金科去沪学徒后,每天鸡叫忙到鬼叫,稍不如意就遭老板拳打脚踢,人瘦得皮包骨头。老四林润桂因每天叫摊不停,还患上了喉音沙哑的职业病。老三林逸民一度被日军抓去当劳工,后利用在外学徒帮老板大忙获得的100元,在丹阳大街(现新民中路)开了家恒康棉布店,稳定了家中的经济来源。老大是个典型的厚道人,一直是林家大家庭的财务内当家。
1947年,老三、老二筹建了五进老屋的第一进三间平房,为全家走上安居乐业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传承林氏“致远堂”祖训的前提下,历经生活磨难和挫折的林氏五兄弟团结一心,黄土成金。五兄弟相继娶妻成家后立下了“正直谦和,勤俭奋发,友爱互助,克己待人”的家风。这家风从此就把大家拢在了一起,个人收入全部上缴,平时生活费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各房,各房子女的学费、学习用品等费用,凭单据到老大处报销。三儿媳锅铲头不错,会烧菜,当了大家庭的厨师长。饭菜烧好后,分给各房,大家一起吃一样的饭菜,和睦相处,生活安定,使这个大家庭充满着友爱和欢乐。老母亲戴卿虽大字不识一个,但她靠温和慈祥的爱心,把几房都是独生女儿的儿媳妇调理得舒舒服服,从不说三道四,始终和谐相处。每年年末,老大将一年收支账目如实公布上墙,大家心情舒畅,其乐融融。
林氏五兄弟自立的家风使这个大家庭始终和睦相处,关系融洽。那些年的春节是大家庭的大团圆节日,老二和老四从上海回家,总是带回许多糖果、饼干和糕点食品,大家围坐在一起,开着家庭团聚会,每个小孩都分到一份糖果糕点,老母亲则专享一份。但孝敬母亲的糖果糕点事后又都被老人家转分到孩子们手里。直到1962年,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经济困难,物资匮乏,大家庭才分开吃饭,但经济上还是互相支持,仍然保持着一个友爱互助大家庭的格局。
“文革”使林家十多位“老三届”失去了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成了下乡知青。林洪元、丁渡明、林洪生三人知青小组在农村学会了栽秧、割麦、罱河泥、推独轮车等农活,得到生产队、大队一致好评,受到公社表彰,光荣岀席了县知青代表大会。随后,林洪元调化肥厂成了业务技术方面的行家,丁渡明成了人民医院针灸名医,林洪生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汽车修理兵。
林氏“致远堂”的祖训和家风也激励着后人致力远大理想,奋发向上,克己待人。好的家风则让林家小孩从小养成了好的习惯:每天放学后,看到有拖重物的小板车主爬坡三思桥吃力,林家几位小孩不约而同就赶快从后面用力推上桥面,周末还常到汽车站、火车站去帮打扫卫生、携扶年迈老人……如今,当年的小孩林鸿昆已成为建筑业的高级工程师,林芸被评为镇江市好人。
曾经为林家争得荣光的林玉华现已从大使馆参赞岗位上退休。林玉兰也从原交通部海事局局长位置上退休。林家女婿李俭春在原南京军区总医院被患者称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平易近人的好大夫。林金玉是林家独女,也是林家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林淑珍大学毕业后,就扎根四川凉山最贫困山区教学,放弃调回江苏和在当地任县长的机会,她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如今,林家这个大家庭共有成员92人,其中毕业于北大、复大、南大、川大、政法大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有42人,他们在政府、政法、科研、教师和金融系统的工作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