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大爱,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核心提示: 针对疫情防控工作战线长、任务重、强度高的形势,全市54个机关单位700余名志愿者闻令而动,支援配合云阳街道和曲阿街道60多个村、社区开展防疫工作,为牢牢守住疫情防控“主阵地”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凡人大爱,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2020战“疫”回眸之二

本报记者 云莹

1月18日,高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了《致高新区全体人民的一封信》,呼吁居民自觉加强自我防护;主动减少非必要出行及聚集;主动报备信息,配合做好防控管理;理性面对疫情,做到科学防控。

看到这封信后,在云阳街道朝阳新村社区工作的王宁随即在朋友圈进行了转发。“我们大家都要行动起来,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王宁如是说道。鼠年春节前夕的经历仍历历在目,他和同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妻子刘佳把当时只有8个月大的儿子托付给亲人照料,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和他们战斗在一起的还有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等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守望相助的普通群众。他们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汇聚了社会大爱,凝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他们冲锋在前,筑起严密防线,守牢脚下“主阵地”

“我是党员,也是社区负责人,关键时刻,我更要带好头!”说这话的是云阳街道丹金人家社区筹建负责人朱文霞。2020年1月26日,新冠肺炎疫情进入紧急状态,防控措施再升级。面对3773户居民家庭的多轮入户摸排任务,朱文霞索性带上行李住进了社区办公室,一住就是一个月。

“我报名!我是党员,又是护士长,我必须先上!”说这话的是延陵镇卫生院护士长赵俊霞。2020年2月4日,在延陵镇卫生院召开的进驻丹阳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点的院委扩大会议上,赵俊霞主动请缨上一线。此后的3个月里,包括赵俊霞在内的7名护士在医学隔离观察点共接收观察人员106人。这期间,她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无数像朱文霞、赵俊霞这样的一线工作者前赴后继冲锋陷阵。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所长,有的为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奔忙,有的为守护百姓生命健康努力,还有的为把好丹阳“大门”坚守。他们放弃休息,起早贪黑奔波忙碌,甚至忘了自己的生日;他们暂别家人,全力以赴专注抗疫,只能靠偶尔的视频通话缓解思念之情。

战疫一线党旗飘扬。针对疫情防控工作战线长、任务重、强度高的形势,全市54个机关单位700余名志愿者闻令而动,支援配合云阳街道和曲阿街道60多个村、社区开展防疫工作,为牢牢守住疫情防控“主阵地”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他们挺身而出,情暖特殊群体,彰显小城“有大爱”

在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环卫工人、基层干部等一线工作者义无反顾逆行出征时,后方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们广泛开展战“疫”情暖行动,将一线防控人员家庭、困难家庭、老年群体、未成年人、隔离家庭、滞销农户等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帮助他们增强信心、解决生活困难、免除后顾之忧,把好疫情防控的“神经末梢”,织牢了后勤保障网。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特殊群体尤其需要社会的关心关爱。”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总队长丁斌说道。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正明力公益服务社、齐梁义工社、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乐活公益组织、凤凰慈善公益服务中心……众多人们叫得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们不畏困难,挺身而出、向险而行。

他们想方设法筹措物资,给残疾人、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送上防疫物品,扫除防疫盲区与死角;他们多方奔走、打通渠道,为遭遇“卖难”的种养殖农户联系销路、配送产品;他们关注一线防控人员家庭、未成年人等群体,重在情绪疏导、心理抚慰;他们关心居家隔离人员的需求,帮助采买日用品、处理生活垃圾。当得知一个被隔离在家的小女孩即将过生日,最大的愿望是吃上生日蛋糕,志愿者陈志然马上买来蛋糕送上门,给女孩留下了温馨难忘的生日记忆。

一次次暖心行动,一桩桩贴心之举,温暖了受助对象,也让小城丹阳充满爱的温度。

他们默默行动,主动捐款捐物,汇聚抗疫“正能量”

疫情面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众多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商会协会、商户及爱心人士积极捐赠物资、出钱出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普通人”的力量。

医用口罩和手套、防护服、护目镜、酒精,水果、盒饭、遮雨棚……众多爱心物资从四面八方涌来,流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医院、社区、道路卡口等防疫网点,为一线防疫人员添了一重保障,也让寒风中的坚守多了几多暖意。

缴纳“特殊党费”、现场捐款、微信接龙、委托捐款……无数丹阳人慷慨解囊支援疫情防控,他们中有耄耋老人,也有青葱少年;有党员干部,也有普通群众;有身在他乡的丹阳游子,也有默默奋斗的“新丹阳人”。他们有的不愿留名,放下钱物,留下捐赠去向的字条就转身离开;他们有的出钱又出力,既捐款捐物,又志愿上岗,助力村、社区疫情防控。

卡口值守、人员排查、测温登记、卫生消杀……许多宅家的人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充实基层防控力量。他们中有夫妻档,有兄弟兵,也有母子组合;有退休职工、退役军人,有回乡探亲的现役军官、大学生,也有暂缓开工的上班族、经营户。

涓滴细流成江海,凡人善举彰显正能量。仅市红十字会就在二十天内收到了近720万元捐款捐物,市慈善总会接受社会捐款20余万元。更令人感动的是,我市新冠肺炎康复者薛某自愿捐献血浆200毫升,用这样的方式助力抗疫、回报社会。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这一个个普通人的逆风前行、奋力坚守,驱散了病毒肆虐的厚重阴霾,迎来了万里无云的朗朗晴空。他们的身影是这个城市最温暖的底色,必将跨越时空,在历史的底册上留下印记。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