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农场主姜爱芬新年“三盼”

核心提示: 新年开新局,增收劲头足。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我市从事粮食生产类的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来说是个丰收年。

去年我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在欣喜之余还有哪些心声?且看——

女农场主姜爱芬新年“三盼”

图为女农场主姜爱芬在查看小麦苗情。记者 须俊 摄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新辉

新年开新局,增收劲头足。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我市从事粮食生产类的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来说是个丰收年。尽管粮食生产春季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夏季又遭遇超长梅雨季的特殊天气,但由于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仍取得了较好收成。新的一年,新型农业主体还有哪些心声?隆冬时节,记者来到吕城镇“姜爱芬家庭农场”进行探访。

50多岁的姜爱芬是我市首个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主,自2013年注册成立“姜爱芬家庭农场”以来,目前,她的家庭农场粮食种植面积已达千亩。与其他农场主不同的是,曾从事过羊毛衫加工销售如今转型农业的她善于用工业理念经营现代农业。家庭农场成立之初,她就独辟蹊径,以自己的姓名和肖像申请注册的“姜爱芬”商标获得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认可,并被用于她的稻米等销售,成为镇江地区首个以申请人姓名和肖像为农产品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主和种养专业户。为做大粮食销售市场,2014年春节前,她还在吕城镇上开办了我市种植业家庭农场中的首个直营店——“姜爱芬无公害优质大米直营店”,专门销售自己种植的特色稻米。直营店开办6年来,姜爱芬家庭农场经销的大米市场反响不错,并打入丹阳城区和开发区各大农贸市场以及常州等地,走出了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2020年秋粮抢收期间天气好,稻谷价格也卖得好,种粮人喜获丰收,不但鼓了干劲,还对粮食规模化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姜爱芬说,新的一年如何做好粮食规模化经营,除了围绕绿色发展进一步调优品种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外,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具体还有以下“三盼”:

一是期盼粮食价格进一步稳定,确保农民种粮积极性稳中有升。2020年的水稻上市后,市场价格一路上扬,到去年12月初,稻谷价格已经恢复到近年来的最高价位,这让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无不欢欣鼓舞。姜爱芬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大伙儿希望这一价格能保持稳定,让种粮农民持续增收。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依照2020年稻谷产量来算,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机械等成本并未减少,扣除各项综合成本,每亩水稻实际收入一般在300多元。只有适度规模才能提升效益,她希望粮食收购价能够稳定增长,让加盟粮食种植的新一代农人种粮有利可图,有钱可赚,让农业种植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二是期盼保护好耕地,推动土地流转向粮食规模化经营集中。姜爱芬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新的形势下,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出中国人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将抓好粮食生产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工程。但近几年来,常州武进和苏北等地苗木老板大举来我市乡村投资花木种植,不少国道和农村公路边流转的大面积良田被苗木覆盖,粮食种植面积在一些村组在萎缩。因此,她建议各地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坚决遏止耕地“非农化”,防止粮田“非粮化”,确保土地流转向粮食规模化经营集中,切实保护好耕地,力争粮田多产粮、多出优质粮。

三盼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多方助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氛围。姜爱芬告诉记者,家庭农场经营不同于一般种粮大户,必须注重创新和加强投入,围绕产业融合发展走出自己的特色增收路子。推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必须构筑田块连片成方的“吨粮田”,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到位。目前,不少种粮大户承包流转后的一些田块,大多分散且水利设施老化,灌溉也不畅。同时,农民开展土地整治也需政策扶持。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帮助种粮大户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此外,金融部门还要持续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扶持。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