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秸秆基料化利用新途径
我市扩大赤松茸种植试点
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秋忠 丹凤)“这是我们利用稻草秸秆种植的赤松茸,你看,田间孢子形成的菌丝已经显现,预计到12月下旬就可以出菇了。”日前,访仙镇的红叶福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方叶平,指着大棚内正在生长的小松茸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带动农户发展赤松茸种植的面积共有50亩。
自去年下半年引进赤松茸种植试点成功后,今年秋种,我市又组织本地秸秆利用企业、合作组织或种植大户继续开展室外大田赤松茸种植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秸秆种菇+基料还田+改良土壤+水稻种植+秸秆种菇”农业种植循环新模式,拓展秸秆基料化利用新途径,实现秸秆资源的高质化增值利用。
据市园艺部门介绍,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是一种色泽艳丽、嫩滑爽脆、菌肉肥厚、略带甘甜的优质珍稀食用菌。其栽培原料是稻草、麦草等农作物秸秆,种植一亩菌菇需消耗大约10吨秸秆(10~15亩稻草),能有效解决秸秆利用问题。珥陵镇中仙村种粮大户唐黎明继去年成功试种赤松茸后,今年又继续利用稻草秸秆种植这一新型功能菌菇。他告诉记者,赤松茸栽培方法简单,方便管理,符合农民种植习惯,便于推广,具有生态循环和环保节能优势。赤松茸出菇后,腐烂的秸秆可以直接还田,等于增施了优质有机肥,符合农业“三减”的生态化新需求。
据了解,与其他食用菌相比,赤松茸投资小,普通大田就可以栽种,从当年11月种植开始至来年3月结束,一季可产3~5茬。由于它生长期短、出菇密、产量高,效益也较为可观。据测算,一亩赤松茸平均产量在3000斤左右,种植户亩均净收入可达3000~5000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