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运河文脉讲好今朝丹阳故事

核心提示: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那大运河就是流动的血脉,蕴藏着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密码,沟通南北,贯联古今,通向未来。

丹剧《槐荫记》首次通过央视镜头向全国人民献艺

本报记者 曾丽萍 通讯员 魏一楼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那大运河就是流动的血脉,蕴藏着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密码,沟通南北,贯联古今,通向未来。

丹阳,依水而建、因河而兴,运河水穿城而过……京杭大运河丹阳段,最初始于秦。秦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云阳地域,见此地有天子之气,遂发赭徒三千,凿云阳北冈山,截直道使之曲,破“王气”,并将“云阳”改名“曲阿”。凿冈引江水穿过丹阳,世称“徒阳运河”。

作为千里运河线上建城最早的古邑之一,这里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近30公里的运河航道、10多公里的历史故道,是苏南运河原始河道所在地,拥有沿线最早的河水调蓄人工湖、最大的帝王陵墓群等文化资源及相关的文艺佳作,更孕育了独居地方韵味的丹剧这一特色剧种。经过千年沉淀,古城曲阿在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开启一天的活力……

大运河文化如何保护传承利用?如何从流淌着的遗产中挖掘活的历史?这是丹阳一直思考的命题。“大运河文化带是文化、生态、经济的融合。丹阳要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整体推进丹阳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凸显丹阳底色,做出人无我有的丹阳篇章。”市委书记黄春年说。丹阳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先后实施了新航道景观建设、历史故道水环境改造等一批工程,将城市与运河紧密交融,绣出水蓝岸绿的大运河丹阳“缎”,守护好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让千年文脉“流动”起来,用行动为这条“大动脉”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千年一曲,戏“运”流芳

大运河奔流千里的水路,也是传唱千年的戏路。千年间,大运河以其特有的镇定与从容,无声影响着流域百姓的生活方式,塑造出流经之地的文化性格。古今交融,丹阳以历史为轴,以戏曲为核心元素,依托大运河绵长的文脉,充分挖掘运河与戏曲的历史渊源,让大运河畔“好戏连台”,喝彩声声。

在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上,丹剧《槐荫记》首次通过央视镜头向全国人民献艺。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现场观看了演出。“这部剧讲述了七仙女私自下凡的故事,我们剧团以晋京演出为契机,争取将更多的原创、完整丹剧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进一步传承家乡文化,推介丹阳文化。”在《槐荫记》中饰演董永一角的市戏剧总团演员金红霞说。

“黄秧下田谷进仓,麦场头里笃啷当。不唱帝王和将相,啷当与你拉家常……”丹剧《啷当与你拉家常》在南京市文化馆大剧院亮相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掀起了一股“丹剧热”。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围绕一册“啷当唱本”发生的感人故事。

丹剧起源于丹阳的地方曲艺“啷当”,之后有机吸收了流传丹阳各地的民歌、小调、田调,形成风格迥异的地方唱腔体系,极具地方韵味,1958年发展为戏曲,1959年更名为丹剧,属全国稀有剧种。2005年,丹剧被列入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啷当”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啷当,是曲阿大地上,散落在田埂场头的民间曲艺。两百多年,啷当融进了百姓生活,绵延不绝……

近年来,丹剧团以“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为宗旨,创作了一大批贴近时代、生活和百姓的文艺作品,巡演城乡,年均演出达160场次以上。同时积极围绕丹剧传承、传播进行精品剧目的创作生产和人才培养工作。其中丹剧原创剧目《岳贡缘》《称婆婆》分别参加全国百戏盛典、亮相央视“一鸣惊人”栏目。在丹剧演员方面,去年市戏剧总团在全市范围内招收了26名戏曲(丹剧)新苗。此外,我市文艺创作精品力作也不断涌现,小品《夜话》《道个歉能咱地》等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美术作品《轻舞飞扬高邮情》获“邮驿路运河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奖(最高奖)……

千年文脉,“家珍”数不尽

如何梳理好大运河庞杂而分散的文化资源,需摸清文化“家底”。可以说,丹阳运河文化旅游“家珍”灿若群星。

据我市历史文化学者蒋国清介绍说,丹阳有大运河沿线最大的调蓄水库——练湖;江南运河沿线最早的驿站——云阳驿;运河独有的李白千古名篇——《丁督护歌》,运河沿线独特的秦皇驰道——小辛驰道;江南运河第一镇河宝塔——万善塔,距今有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江南古运河石拱桥瑰宝——开泰桥;运河沿线唯一帝陵入口——陵口,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江南运河重要咽喉节点——吕城堰闸等。此外,丹阳运河沿线文化印记还有:运河沿线独有秦皇水

道——云阳水道;中国独一无二过山运河——破冈渎;运河古名泉天下第四泉——玉乳泉,为丹阳古邑胜景之一;乾隆南巡行宫——三义阁,乾隆皇帝南巡八次住此阁;乾隆南巡四度驻跸胜地——方渎桥;宋代成语麦舟之赠出处——麦舟桥;运河故道明代拱桥遗存——通泰桥,至今保存完好;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尹公桥;千年古渡神话传说宝地——栅口……

触摸运河文脉,感受非遗之美。“我们希望通过非遗项目展示展演、非遗传承人现场技艺流程展演及群众互动体验等形式,传承历史文脉,留住文化记忆,努力实现文化血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在非遗保护中,丹阳积极推进丹阳啷当、赵军二胡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组织丹玉香醋酿造技艺、珥陵梨膏糖制作技艺、瑞荣毛笔制作技艺、丹阳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丹阳精细木作技艺、柳茹庙会等成功申报镇江市级非遗项目。

千年水运,“大动脉”再提速

如果说以前的苏南运河丹阳段是一条水上干线公路,那么现已完成改造的航段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水上高速公路……

改革开放以来,大运河丹阳段先后组织实施了先通后畅的“初期整治”、卡脖子河段的“重点整治”以及建设全国内河样板航道的大规模“全面整治”等三个阶段的整治建设。1997年,按照通航500吨级驳船的四级航道标准,全线建成竣工,使历经沧桑的千年丹阳段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2007年,省发改委批复同意苏南运河镇江段航道首先按国家三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工程于当年年底完工(不含云阳大桥),共完成航道整治29.33公里,沿线绿化14.1公里,新建护岸54177米,修复护岸2760米。航道拓宽所涉及的北二环大桥、人民大桥、南二环桥、陵口公路桥、中山桥、吕城公路桥、新泰定桥等7座现有桥梁改建和1座折柳人渡桥新建已完成,云阳大桥正在加紧建设。

“四改三”整治竣工后,由原来通行500吨级船舶的航道,提升为通行1000吨级船舶的航道。如今,漫步运河岸边,随处可见改造后的航段宽阔、气派,直立式砼挡墙取代了以往的斜坡式预制块护坡,更加坚硬结实,美观实用;宽90米的水面取代了以往宽70米的水面,1000吨级船舶取代了以往500吨级左右的船舶,没有了以往船舶拥挤的场面,河面上船舶川流不息,古老的苏南运河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旅融合,让古运河“活”起来

丹阳,古名云阳。“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丁督护歌》中勾勒出盛唐时期丹阳大运河漕运的发达,这商贸繁荣景象让李白发出咏叹;如今,丹阳以宜居宜业为魂,以科技创新为翼,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今年,丹阳上榜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西晋玉乳泉、南朝石刻、明万善塔等名胜古迹,散布在城市各处;封缸酒、正则绣、啷当调(丹剧)等非遗项目,流传在城门内外;开泰桥、总前委旧址、海会寺等历史记忆,坐落在城墙四周,大运河将它们一一串起……古往今来,大运河在丹阳城区三易河道、曲折反复,近代以来又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改造,为丹阳留下了丰富厚重但割裂破碎的运河资源。以河上代表建筑——桥来说,城区河道上现今仍矗立着从宋至清的12座古桥。这些年,丹阳厚植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传承地方文脉的运河街区。其中,西门大街是古运河的进城入口,古建筑较为集中。结合老西门历史,我市复建了望湖楼(云阳楼)、米市码头,修缮了三思桥、宝成桥、林家大院等,适当增补亭台、照壁、栈道,基本恢复江南老街风貌,再现因码头而兴的繁华街区,让运河古文化焕发新生机。

今年以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2020中国(南京)国际度假休闲旅游展览会以及第十四届镇江市金山文化旅游节等,提升了丹阳文化知名度。丹阳黄酒和访仙剪纸入选镇江十大“必购”旅游商品;延陵镇的东进鸭饺和珥陵镇的手抓羊肉在镇江十大农家菜评选活动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今年9月,在第二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现场,陵口镇获评2020年度“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运河名镇”……

点上出“彩”,面上开“花”。这几年,央视、省媒等频频聚焦丹阳、集中报道形成声势的背后是丹阳文化建设的“硕果累累”……继去年1月24日中央电视台(CCTV-3)“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慰问演出走进丹阳后,今年8月24日~27日,央视《远方的家》栏目摄制组再次走进丹阳,为《大运河》节目取景。12月3日晚,CCTV-4播出《大运河》第29集《运河两岸水润丹阳》,用“央视45分钟”聚焦丹阳陵口肴肉、南朝石刻、有机稻米……“一年多次央视聚焦丹阳,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相关负责人坦言,如今的丹阳日益赢得各大媒体的关注,丹阳在中央级媒体被报道、宣传的频率越来越密,丹阳的千年大运河真正“活”起来了。

大运河是历史的,更是当代的。流淌千年的运河水,激荡着高质量发展潮声,正不断诉说着丹阳故事……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