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耕抗“疫”两不误 春季田管正当时
——江苏年丰现代农业科技公司生产基地见闻
本报记者 蒋须俊 见习记者 周洁 通讯员 陈新辉
年丰公司生产基地春耕现场。
记者 萧也平 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麦苗吐绿,油菜正在抽薹,正是农村春耕备耕和春管的关键时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是如何搞好春季农业生产、不误农事的呢?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丹阳高新区现代园艺产业园内的江苏年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进行了探访。
“我们利用气温适宜的时机在上周降温前就进行了机械化喷药除草,你看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多好!”年丰农业公司负责人庄玉枫指着门前犹如绿色地毯的连片麦田笑吟吟地说,春节过后,公司在做好防疫的同时,有序安排,积极抓好当前春耕备耕和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合作社为此制定了疫情防控措施,并给基地工作人员和机械操作工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
年丰农业是我市最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现有小麦种植面积3500多亩。说起去年的种粮收成情况,庄玉枫坦言增产不增收,“去年秋收以来,粮食价格不断走低,很多种粮大户的稻谷面临滞销问题。年丰农业走的是一条科技化特色农业之路,我们与从事军供粮的无锡大型米厂苏惠米业实行的是订单生产,不存在卖难,虽然去年的南粳5055稻谷每斤价格能卖到1.26元,但与往年订单价每斤1.52元相比,相差了一大截,所以去年的稻子不赚钱,只能算是保本而已。”
庄玉枫告诉记者,去年,她基地销售给苏惠米业的订单稻有350万斤,其余库存的五六十万斤软香玉、南粳46等优质稻谷则自己进行加工销售,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益。其中,软香玉是去年引进试种的水稻新品种,不仅适口性好,而且米饭清香,消费者品尝后都赞不绝口,每斤能卖到10元,并打入镇江、南京等地市场。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年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亮点,记者在的机库内看到,这里的农机装备一排排整齐摆放,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植保机等大小型机具一应俱全。“我又新添了一台最先进的588久保田联合收割机,3台旋耕机和3台无人植保机,粮食烘干设备也扩大了规模,加上新添的3台粮食烘干机,我们合作社的烘干设备达到9台。”庄玉枫说,基地还新建一所占地1000平方米的育秧工厂,可以为6000亩水稻田提供商品秧苗。不仅满足了自己生产基地的秧苗需求,还可供应给其他种田大户。
对于疫情期间困扰各大种植基地的农资采购问题,年丰农业早在春节前就做好准备,提前向大型农资厂家批发了近百吨的复合肥尿素,目前春耕备耕农资已备齐,接下来,小麦将因苗制宜撒施拔节孕穗肥。
庄玉枫认为,稻谷销售价格只有不低于1.45元一斤,农民种粮才能继续维持,“如今在粮食价格走低的形势下,农药化肥价格和灌溉水费等并不会随之下跌,农民工工资也在持续上涨,粮食规模化经营如何走稳走好,关键还是要通过全程机械化走出一条节能降耗降本和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的新路子。下一步,年丰农业基地将以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为核心,积极开展循环农业项目建设。
“2020年,我们年丰农业合作社打算新上一条稻米加工线,利用粮食加工后的麸皮、稻谷等下脚料,养殖鸡鸭等家禽,形成稻米加工、下脚料养禽、鸡鸭粪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庄玉枫表示,废弃物循坏利用,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基地由无公害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变。同时,要继续优化稻米品种结构,扩大一部分优质糯稻“订单”,实现品种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将特色农业经营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