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一线考验我”
他们,用实际行动向组织作“思想汇报”
本报记者 云莹 通讯员 尹鹏程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最艰险的地方最能考验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入党积极分子这一支默默奋斗在一线的队伍,不畏艰险,敢于“逆行”,向党组织表明了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决心,发出了“请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一线考验我”的宣言。近日,我市出台“五优先五强化”激励措施,对符合条件、在防疫一线积极工作、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列为发展对象、予以重点培养考察。
胡英、李云龙:冲锋陷阵的疫情“排雷兵”
口罩、防护服、防护鞋套、护目镜、双层手套……这是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和免疫规划科胡英和李云龙工作时的必备行头。作为此次疫情防控流调组成员,他们承担着流行病学调查的重任。“穿戴上这些防护装备后,我们要近距离对确诊对象进行询问,详细了解其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等。所有细节都不能错过,以确保万无一失。”李云龙说,“我们的工作像在侦查,也像是在排雷。”
在形势严峻的时刻,一夜通常要出动好几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没时间吃饭,也来不及喝一口水。脱下防护服时,身上早就被汗水湿透。这已成为流调工作的常态。“脱下防护服,工作还没有结束。”胡英说,“我们还要立刻编写出现场流调报告,调查相关密切接触者,发放密切接触者管理相关的各类文件,及时向领导及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做好各项疫情管控工作,有时一晚上都不能合眼。”
胡英还兼顾着对全市密切接触者的核查管理,在每一次的省外和镇江市地区协查函中,她都要仔细核对信息内容,追踪密切接触者,同时给相关地区发送协查函,协查密切接触者。“数不清一天要打多少电话,还要和公安部门协调,工作到凌晨是常事。”胡英说,虽然这段时间工作很累,甚至连见丈夫、女儿一面都成为奢侈,但能成为“丹阳人民的健康守门人”是光荣的,能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是骄傲的。
前几天,胡英还写下“请战书”,志愿前往湖北一线支援。
和胡英一样,从除夕开始,李云龙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从一个战场赶往另一个战场,始终为疫情防控在奔忙。“除夕本来已经回了老家,但接到单位电话后,我明白形势的严峻,立刻就开车回来了。”李云龙说,作为疾控中心的一员,他有责任也有义务第一时间冲锋在疫情防控前线。
2月10日凌晨4点,李云龙接到了单位的电话,告诉他省里在挑选流调队员赴湖北支援,问他是否愿意前往接力。李云龙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愿意做一名逆行者、接力者,毫不犹豫、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时刻准备随时出击战疫最前线!”李云龙说,他将听从组织安排,随时准备出征。
胡高军、李浩明:“火眼金睛”的老兵突击
CT的影像学检查作为新冠肺炎诊断标准,在五版诊疗方案中一直存在。作为市人民医院影像学专家,胡高军就像抗疫前线的“侦查兵”,甄别所有发热门诊病人CT,审签报告,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依据。从1月23日开始,他一直坚守在医院,用逆行而上的勇气,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随着疫情逐步突显,我市快速启动了一级响应。作为我市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人民医院要求所有发热病人的CT报告必须由影像科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审核。“这是一项极具挑战与压力的工作,审核不严或稍有疏漏,就会造成疑似患者流入社会,给全市防控带来压力,必须仔细再仔细,慎重再慎重。”胡高军说,“‘非典’时期我就上了一线,这次我更要上!”这是胡高军事不避难的责任担当。
疫情爆发,再加上人们心理恐慌,做胸部CT的患者骤增,待审签的报告堆积如山,胡高军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错过饭点,他泡方便面、吃饼干充饥;科室人手短缺,他干脆就住在医院,随叫随到。白天忙着审签病人CT报告,晚上一有空,他就静下心来研究不断更新的诊疗方案,学习新冠肺炎的影像表现,做到心中有数。疫情发生以来,他已审签发热病人报告1000余份,发现新冠肺炎患者2例,无一例漏诊误诊。
和胡高军一样,现任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的李浩明也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役。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他再次冲在一线,执行院部的各项预案,与相关科室积极研究,不断完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流程,采取多种渠道对医护人员进行新冠肺炎诊断标准及防控知识培训,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使传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开始,因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及设备调试,内科人手不足,经常引起病人聚集急诊科区域。“人员集聚,必然会带来诸多风险。”于是,李浩明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引导病人分流,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一方面上报院部进一步改进流程,逐步完善了发热门诊分流就诊流程。现在,他坚持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督查本科室防疫及消毒情况,督导科室所有医生及护士落实医院防疫措施,查看发热门诊诊疗情况,及时处置疑似病例……李浩明说,他将坚持奋战、冲锋在前,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张欢、冷惠玉:守土尽责的“院感”巾帼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站位。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搏斗的战争中,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张欢时刻准备着,用履职担当向党组织递交了“思想汇报”。
1月24日9点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隔离留观病房收治了一位新冠疑似患者,速来。”这是自1月21日医院隔离病房投入使用以来,拉响的第一个疫情警报。张欢二话不说火速赶往医院。到达现场,她沉着冷静地指导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对留观病人的标本采集、转运及送检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准确无误。
从踏入医院的那刻起,张欢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她知道,疫情防控中,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非常重要,操作步骤不容有一点错误。唯有专业细微的防控指导,才能为医生撑起保护伞、筑牢安全网。她紧盯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直到标本被顺利采集,才松了一口气。而此时,时针已经指向大年初一凌晨2点。因反应迅速、处置得当,该患者的诊断很快得以明确,为我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该患者经过治疗,已痊愈出院。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升级,感染管理科作为医院传染病防控的专职部门,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张欢作为科室负责人,任劳任怨,与医务人员一起,坚守防疫一线,多维度、多方法做好院感防控。她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将病毒在医院内传播的机率降到最低,为医护人员和患者筑起健康防线,也在人们心里筑起一道安心的防线。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冷惠玉也承担着新冠肺炎防治院感控制的工作。面对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建设管理,疫情信息的采集与上报、防控知识的培训与监督、防护物资的管控与申领等扑面而来的紧急任务,冷惠玉勇往直前,毫无怨言。
除夕晚上,团圆饭尚未开始,冷惠玉就接到了医院紧急通知,需要立即召集10名护士,进行第一次入户流调。当完成工作回到家后,早已是夜深人静,已然错过了与家人的团圆饭。
2月1日凌晨2点,发热门诊值班医生排查发现了高度可疑病人需要转至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断。接到电话后,冷惠玉立即通知值班驾驶员做好准备,她自己一同随车前往。“虽然我们要求患者转诊,但有的人出于恐慌心理,可能会驾车掉头回家。为了确保患者尽快转诊,每次我们都会跟车护送患者到定点医院。”冷惠玉说,到了指定医院,看到患者在发热门诊就诊她才安心离开。
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冷惠玉加班加点、以院为家,顾不得自己的“小家”。春节从外地放假回家与家人团聚的女儿半开玩笑地说:“早知道你整天不在家,我就不回来了。”虽然对女儿心存愧疚,冷惠玉却表示,国难当前,不守“大家”,何来“小家”?
陆琪:勇敢无畏的防疫“守门员”
“保卫科是医院的第一道屏障。疫情来袭,我们唯有身先士卒,守好第一道岗,当好守门员,才能为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医务人员做好后勤保障。”说这话的是在人民医院保卫科工作的陆琪。
春节前,接到医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部署后,原本打算陪家人旅行过年的他,主动放弃旅程返回工作岗位,配合医院做好各项工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的第一线。
把守医院大门是个辛苦的活儿,天气寒冷不说,还要和进入医院的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协助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体温测量,引导发热患者到医院发热门诊做进一步筛查。哪个出入口最冷、人最多,哪里就有陆琪的身影。
一次,患者家属因嫌麻烦,拒绝医务人员对其进行体温监测,他主动上前,对这名家属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请您积极配合我们医务人员的工作。再说,我们给您测量体温是对您负责,对您的家人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一番耐心的解释后,这位患者家属主动配合测量了体温,旁边的病人和家属对陆琪竖起了大拇指。
疫情期间,陆琪还经常给患者家属宣传防控知识、劝导非必要探视人员尽量减少来院探视次数,避免交叉感染。
陆琪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配合,也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他说:“这都是我们保卫科应该做的,我将继续做好工作,守好大门,让医务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