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阅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开辟新路径
——吕城中心小学校长庞永红专访
本报记者 李傲辰
一个学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赢得发展空间。身居文化之乡的吕城中心小学拥有重读尚文的社会基础,近10年来,学校在推进儿童阅读工程,打造书香校园实践中,开始探索“全阅读”课程的方式和路径。新课程的打造需要新理念的引领,对于“全阅读”理念的理解和“全阅读”活动的开展,吕小作为提出者有着怎样的想法和实施举措?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吕小校长庞永红,试图对吕小的“全阅读”课程进行多方位解读。
记者:何为“全阅读”?和以前一直实施的全民阅读活动及书香校园活动有怎样的区别?
庞永红:“全阅读”课程是以“阅读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为理念,以“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为重点,通过强化学生自主阅读以实现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全科全员全程式的学校教育方式。
“全阅读”的“全”,从阅读主体来说包括全部教师、学生、家长;从阅读内容上来说分为“读有形的文字”和“读无形的生活”;从阅读方式上来说包括视、听、触摸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共同参与;从阅读能力来说,全方位促进小学生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艺术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的整体提高。和以前提出的书香校园活动来比,“全阅读”显然比其更宽泛,所包含的人员、方式、内容更全面。
记者:吕小是基于什么样的基础提出“全阅读”理念的,在开展的过程中又将有怎样的推进和保障举措?
庞永红:吕城中心小学校园整体布局合理,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历经百年的薪火相传,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成果优质化、教育队伍专业化、教育机制人文化、教育环境园林化的窗口型学校。
近年来,学校根据千年古镇、百年老校的文化历史底蕴,确立了“构建惠苑文化实施书香育人”的特色办学思想,以“阅读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建诗意书香校园,做德艺双馨教师,育乐学睿智儿童”为办学目标,以“书香育德,书香启智,书香冶情”为特色发展目标。学校的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学科评价、教师发展、后勤服务都以“惠育”思想为引领,凸显“仁爱有德、睿智有才”的精髓,让读书惠及孩子的一生。
在倡导学校内涵发展,实施特色建设的历程中,学校先后经历了三个过程:读书活动——书香校园——书香育人。“十一五”期间,学校大力开展了读书活动,引导师生与好书为伴,多读好书,在校内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学校分别申报了镇江市级课题《打造书香校园,彰显学校特色的研究》《“构建惠苑文化实施书香育人”的行动研究》,以课题为抓手,编撰特色教材、开设校本课程、改革评价体系、开展读书活动,多管齐下建设书香校园,全面实施书香育人。
书香育人助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在全市六年级学业水平监测中成绩喜人。毕业班“一分三率”已连续八年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在2018年、2019年的毕业水平监测中,吕小课外阅读得分率均居全市第一。
在2020年五年级课外阅读竞赛中,吕小5名学生参赛,其中4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位学生获得满分。科学、美术、音乐等小学科在市调研考核中均获优秀等第,学校田径队已连续六年获得甲级队。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省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镇江市中小学生社团建设优秀学校、镇江市特色学校、镇江市十佳书香校园、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镇江市先进集体、镇江市学校养正学堂、镇江市文明校园、体卫艺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引来了省内外专家、同行数十次的参观学习,多次承办了市级以上公开活动,如:镇江市儿童阅读推进会、市“书香润德”现场推进会、整本书阅读现场研讨活动等等。
学校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本科学历48人,市级骨干以上的教师20人。行政领导班子敬业勤政,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班主任及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奋发向上。学校不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两次获得省“蓝天杯”赛课一等奖的符国芬老师、镇江市教坛新秀秦琴、顾梦洁老师、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郦梅红老师、市全民阅读推广先进个人符国芬、印雨钰老师……所有这些都是推进“全阅读”的基础和准备,同时它们又能很好地保障“全阅读”的快速有效实施。
记者:吕小想通过“全阅读”的实施和打造,促使学校完成怎样的改变和发展?
庞永红:通过“全面、全科、全员、全程”的阅读实践,推进儿童阅读工程,提升学校内涵发展。让阅读从单学科走向全学科;让阅读从被动走向自觉;让阅读从教育手段走向教育目的;让阅读从学科学习走向儿童完美健全的人格塑造。
全面性:“全阅读”的内容不仅仅指“经典的阅读”和专门针对儿童的读物,它将一切人类文化的结晶作为阅读的对象。阅读是自由的心灵之舞,应该给予孩子充沛的自由阅读时间,从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中吸收营养,让阅读成为他们的自由呼吸与生命歌唱。
“全阅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文本阅读,它是以语文阅读为基础,覆盖外语、数学、科学、道法、艺术等所有学科的阅读。它将“全学科”的阅读作为阅读的学科视域。“全阅读”的观点认为,特殊学科阅读是学科知识的习得,是儿童“读”懂特定的人类文化的先决和前提。
“全阅读”的主体不仅仅指教育的对象——学生,它将学校全体成员,甚至与学校教育相关的人群——家庭与社区成员,也被纳入阅读主体的范围。
“全阅读”不仅仅指学生的校园阅读,它将伴随一个人生命的全程。阅读不只是手段,更是目的,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一种人生意义的获得、一种生活的内容和“存在”的姿态。它不只是青少年学习阶段的事情,而应该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学校将在“十四五”期间,科学系统地通过“全阅读”的实施,建设好“全阅读”课程基地,让吕小师生健康快乐地生活。
都说学生的成长就是学校的成长,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培养,是学校自身发展的目标,为此吕小将在这种成长上不断地探索前进,力争为学生的未来开辟出一条成长成才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