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伴一样的“妈妈”老师

核心提示: 追忆这些年来的耕耘与收获,吕城中心小学的陈香瑾老师看着一届届学生从懵懂无知的孩童转变成要求上进的好少年,她感到很欣慰。

记者 唐菀滢 摄

本报记者 唐菀滢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忙忙碌碌中时光就这样转瞬而过。追忆这些年来的耕耘与收获,吕城中心小学的陈香瑾老师看着一届届学生从懵懂无知的孩童转变成要求上进的好少年,她感到很欣慰。

做妈妈一样的老师

28年的教学历程,陈香瑾一直教低年级,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对每一届学生,她都在竭忠尽智、呕心沥血,力争做个像妈妈一样的好老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需要关爱,他们不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天天只是做游戏,也不像中高年级学生那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需要学习习惯上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道路铺好‘基石’。”幼教出身的陈香瑾总是用“妈妈”来形容自己,她自嘲自己既是老师又是“保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事事关心。

作为一名教师,陈香瑾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每一位学生,一次严格的要求,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一次爱心的付出可以使孩子永生铭记。记得去年,陈香瑾班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他上课时总会故意大喊大叫,还常常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对着干,开学没有多久作为班主任的陈香瑾就收到了许多任课老师的“投诉”。于是,她开始特别关注这个学生,通过对该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以及了解了学生家庭情况后,她发现,学生自身是要求上进的,只是复杂的家庭环境致使他极度缺乏关爱。“我和其他老师商量,对这位学生进行‘特别’照顾,教室里打扫卫生我手把手教他,做作业、考试我就把他留下单独辅导,只要他有了一点成绩,我和其他教师就表扬他,他生日,我给他送了小礼物,让他充分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经过大半年的时间,这位学生不仅成绩得到了提高,生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且对陈香瑾也是十分亲近和信任。

陈香瑾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捣蛋,就需要严格管教,但有些则需要变相思考,对于不同的学生,她会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所有方法的出发点都是一个字:爱。

做课堂有趣味的“年轻”教师

怎样才能让学生牢记知识点,让他们能在课堂上坐得住,注意力集中呢?陈香瑾说,“对付”低年级的学生,课堂上要有智慧,让学生爱上课堂,觉得上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学习。“低年级需要学拼音,刚开始教时,我发现单纯的读、念、背非常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老师自己也教得没了兴致,后来,我就从家里带来乐器,编唱儿歌,让学生能够记得住、记得牢。”虽然陈香瑾只是轻描淡写地讲述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但在她眼中不难看出她对教学的热爱。

耐心对于低年段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陈香瑾坦言,从教这么多年,她一直接触低年级学生,内心是有疲倦感的,但每当看到班上学生求知若渴的笑脸,她又总会打起精神,认真传授知识。“小学生从学前班到一年级,从一年级到二年级,这一过程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做为老师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也就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必须有明确的告知。”陈香瑾说,学生在课前不知该准备什么,上课时教本、练习本、学习用具找不到,她总会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关照,慢慢让学生有了课前准备的习惯;学生上课爱不举手问问题,陈香瑾每次都会轻声细语教会他们如何举手,告诉他们问问题前要举手,告知他们要问之前先想想老师说的你听明白没有。这样循序渐进的培养,才有学生良好课堂习惯的养成。

做学生贴心的“好朋友”

学生成长的好坏有方方面面的原因,学习习惯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品质的养成一方面来自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学校教育的引导,学校教育主要落在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身上。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生活,就是文明礼貌,就是行为习惯,就是素养养成……陈香瑾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她总是耐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放下身段,让自己也做“小朋友”,用小朋友的思维去思考教育问题,使他们养成各种好的习惯和品质,使他们健康成长。她总是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到校园一角观察季节的变化;跟学生一起玩游戏,和他们一起放声笑;叮嘱学生危险的地方不能去,教会他们自我保护……“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人之模范也。”陈香瑾说,每年的学生都有不一样的变化,教师也要跟着学生改变,跟上学生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人师表,躬亲力行,努力做个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既严格又温和。

现在,每当陈香瑾收到学生家长的感谢短信和问候时,她就感到无比的甘甜。她真切地感受到,没有白白付出,她的爱换来的是学生的感激与幸福。“我也许还算不上是一位好老师,但我自认为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我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但我在尽心呵护我的每一位学生。”陈香瑾说道。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