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养老,如何提升人气?

核心提示: 目前,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7万人,老龄化程度居全省前列,老人们日渐年迈,吃穿住行都出现困难,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变得更加旺盛、更加多样、更加迫切。

IMG_20201105_153920

图为大定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IMG_20201028_153920

图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记者 裕隆 摄

本报记者 魏裕隆

目前,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7万人,老龄化程度居全省前列,老人们日渐年迈,吃穿住行都出现困难,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变得更加旺盛、更加多样、更加迫切。

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现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人气悬殊。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只有几位打牌的老人,而一些人气不错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天都有三四十位老人来此活动。

人气旺,活动丰富

地点:大定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11月2日下午1点,10多位老人正在该中心下象棋、聊天、看电视,大家一边娱乐一边聊家常,欢声笑语不断。据了解,这里周一至周五全天开放7个小时,下午人数较多。

为何大定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人气不错?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介绍,云阳街道大定船社区,老年人数量占比高,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1600余人,其中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更有不少。

2018年7月,市民政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养老企业“安康通”对大定船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运营,为周边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信息咨询、心理慰藉等服务。两年来,这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仅满足了周边老人们生活、娱乐、交流、保健等多种需求,而且减轻了子女照料的负担,又顺应了老年人不愿离家的心愿,大大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人气不足,老年人需求不高

地点:延陵镇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该中心是今年7月份对外开放的,向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精神关爱、助餐就餐、娱乐健身等多种服务。记者看到,整个中心里,除了有几位打乒乓球的老人外,其他房间里都没有人。

工作人员介绍,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00多人,周边小区大部分老人都是从农村随子女来到这里帮忙照顾孩子的,平时并没有多少时间来到这里开展社交、娱乐等活动。

目前,社区也在加强精神关爱服务,如开展健康讲座、法律咨询等,让老年人能够通过社区这个平台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活动。

部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场地缺失

据了解,我市共有20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其中城区54家,农村146家,包含8家镇级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2家市级大型日间照料中心。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认为,目前老人集中居住的社区大多为老旧小区,在规划和设计时一般没有预留养老设施空间,造成服务场地严重缺乏。据统计,我市老旧小区养老服务用房普遍面积不足,与其他社区功能用房重叠,小区养老服务用房达标率不足30%。

此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绝大多数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指向单一化,除了助餐、娱乐,其他服务项目如医疗保健、学习教育、情感慰藉等方面缺失严重。

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老年群体存在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而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人员多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缺乏相应专业技能,导致可开展的项目相对单一,满足不了老年人现实需求。对于提供服务的社区来说,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多数靠政府运营补贴支撑运行,主动服务的意愿不强,没有引进专业机构或社会组织进行市场化运作,缺少康复、心理咨询和精神慰藉等专业化服务。这种通过政府进行基础设施投入,社区自身来运营的养老服务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补给站该如何发力?

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认为,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供给站,应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借鉴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社区居家养老购买服务,由社会养老机构提供综合化、专业化、品牌化社区养老。依托“社区+”平台链接志愿服务,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培育一批老年志愿者队伍,动员低龄、健康老人参与志愿互助服务,让老人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自我价值体现。

此外,在现有基础服务上,进一步扩容生活照料、学习教育、康复护理等服务,对接社区卫生站(所),鼓励优秀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到养老机构中轮岗服务。聘任和引进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以提升服务品质,实现健康老龄化。不断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免费健康知识讲座,吸引老人主动进行日常情感交流,改善精神状态,引导其主动改变养老观念。同时,可以针对本区域老人个性化服务需求进行差异化匹配,形成各社区养老服务特色,进一步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精准化供给。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