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北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核心提示: 10月17日,从我镇召开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上传来好消息

首次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经济特大镇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图为会议现场。记者 唐菀滢 摄

本报记者 旦平

10月17日,从我镇召开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上传来好消息,前三季度,我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转型发展,积极推动重点项目进度,着力改善民生,全镇各项工作亮点突出,众多领域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良好态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丹北答卷”。

经济占据“微笑曲线”高端

1~9月,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8亿元,同比增长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17.2%;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7.92亿元,同比增长3.65%;我镇首次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天工国际荣获江苏省省长质量奖;“产业为王”理念不断增强,深入实施项目招引、项目服务“双提升”行动,招商足迹遍布长三角;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万洋总投资30亿元的众创城项目首批厂房封顶在即,上海万象一期总投资5亿元的特种新能源整车项目、亿诺光电总投资1亿元的年产600万件透镜组总成项目成功落地,苏州益高电动车辆总投资1.2亿元年产1万台的低速电动车项目实现达产。

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1~9月完成47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新申请发明专利73件,完成先进制造业实到外资8012万美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8.5%;4家企业进入“苏科贷”企业库名录;申报“省双创”人才计划4家,镇江“金山英才”人才计划11家,市“丹凤朝阳”人才计划9家。

跃升的数字背后,是我镇高举转型升级大旗,坚持产业强镇思路不动摇,逆势发力、真抓实干的不懈努力。面对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我镇始终坚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城乡面貌渐展新颜

今年以来,我镇齐心协力优环境,城乡面貌渐展新颜。

截至目前,陆家村九十九间半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和金福小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姚家弄三圩埭村、西丰后水晶山村、管山尚庄村等5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任务即将完成。

实施国省道、县道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对346国道、界司线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全镇342个自然村整治工作已全部通过丹阳市级验收,中心西路和通港路两侧绿化已完成,管山尚庄自然村、东方河南张自然村、西丰雀梅墩自然村等3个省级绿化示范村创建顺利完成;严守土地红线,扎实推进拆违、控违工作,5月以来累计拆违68起,涉及面积15000余平方米。

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拉高

今年以来,我镇着力夯实民生基础,统筹推进教育卫生、文体事业、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努力打造惠及全区群众的健康幸福高地。

丹北实验中学破土动工,新桥中心小学新楼已投入使用,新建建山幼儿园即将完工交付,丹北实验幼儿园飞达分园改造项目完成立项;常态化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文化体育活动,新建、改建15个综合健身广场;织密兜牢民生网底,全镇居民养老保险续缴率达96%,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安置被征地农民进保427人,完成城乡医疗救助1756人次,累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救助资金459万元。

精准落实就业创业帮扶政策,新增就业2095人,新增创业142人;对所有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累计排查企业319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7家,一般企业375家,小微企业2673家。完成排查整改重大安全隐患25条、一般安全隐患整改9472条,企业本质安全程度不断提升。

在精准脱贫方面,建档立卡户407户共计750人全数脱贫。深入开展贫困户走访慰问,累计发放走访慰问金93500元、各类生活用品近千份。引入社会力量携手助力脱贫,深入推进“高水平小康·丹阳在行动”。

改革创新“引航”发展巨轮

今年以来,我镇用好“三整合”改革“推进器”,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两办七局”全新架构已实质化运行,审批服务执法“三整合”工作顺利完成,经济特大镇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行政审批局窗口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事项上万件,日均办理216件;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正在全镇的各个角落常态巡查、狠抓执法,累计执法800余次,日均执法十余次。基层治理网络联通基层治理头道关口、处理上报各类大事小情;指挥调度中心正24小时不间断发挥大脑核心作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加大“法治丹北”建设力度,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涉土涉房、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金融活动等专题普法活动,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完善专项治理,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2个。深刻吸取“5.15案件”教训,痛定思痛、反躬自省,深入开展“廉洁丹北清风行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丹北加快转向依法办事、守法经营、高质量发展的健康轨道。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