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静
“不管是城市环境和交通,还是市民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我们现在生活得太幸福了!”国庆长假期间,市民在感受国家实力日益增强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自己家乡的变化,忍不住感叹生活的美好。
已经来丹阳生活十几年的林女士告诉记者,近些年,丹阳的道路整洁了很多。“现在道路上时常有环卫工人、清洁车打扫路面,以前那种走两步就有一小堆垃圾的情况不复存在。城市绿化也有专人管护,他们不定期就会进行修剪,整个城市看起来干净整洁又生机勃勃。”林女士说,虽然她不是本地人,但她早已扎根在这里,对于这样的变化感到很是欣慰。
小公园、小广场,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广场舞、文化表演,逐渐丰富的居民生活……城市发展让市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以前每天闷在家里,生活单调无聊,现在我加入了社区的舞蹈队,每天晚上和好姐妹一起去小区前面的广场上练舞,还可以代表社区参加比赛,生活丰富多彩。”家住善巷社区的王奶奶表示,现在每天通过跳舞运动,身体状况比之前好了很多,孩子们可以少操点心了,“我们老人之间互相照顾,偶尔一起结伴出游,孩子们都说现在我比他们还忙!”
而经营一家教育辅导机构的许女士也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以前学校门口附近有很多摊贩占道经营,每到放学时间,周围便会水泄不通,非常影响孩子放学,也阻碍了交通。现在经整治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善,道路变通畅了,也整洁了。”不过她也提出,因为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汽车,停车位明显不够用了,“希望以后政府可以多设置一些停车位,方便大家有序停车。”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的素质与城市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具店老板李先生告诉记者,除了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水平的显著改善,更多的还是市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在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过程中,不少市民都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出一份力。”
谈到今年感触最深的事,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梅雨季节时,一些道路被水淹没,维修人员为此冒着大雨打开井盖疏通,而路过居民自发为他们撑伞,“看到这一幕,我内心特别有触动,城市管理者尽心尽力为市民服务,而市民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他们的支持与感谢。正是有了这样的双向付出,我们的城市才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幸福。”
从基础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的保障,再到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丹阳正在逐步打造更靓的“面子”与更实的“里子”。这里,正越来越文明,市民也越来越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