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魏国良喜滋滋地查看水稻长势。记者 姚磊 摄
抱团建立“订单粮”种植基地
小丫家庭农场做“精品”有妙招
本报记者 姚磊
又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广袤的田野上一片金黄。8日上午,记者走进开发区前马陵村小丫家庭农场,只见这里的水稻已经拔出黄澄澄的稻穗,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农场主魏国良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为了把‘前马陵味稻’这一品牌打得更响,今年我种的全部是优质水稻‘南粳46’,预计到下个月的月初就能大面积收割了。同时,我还把和其他农户合作的‘订单粮’基地面积扩大到了800亩,争取让‘前马陵味稻’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今年51岁的魏国良是前马陵村村民。2013年,他承包了村里的近100亩丘陵岗坡田,并进行了农田综合整治,使这些零碎的岗坡田变成了标准化农田,专门开展无公害粮食种植。7年以来,他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先后尝试了多个水稻品种,最后发现香软好吃的“南粳46”最受大众欢迎,于是便专心经营“南粳46”这一个品种。“去年我的‘南粳46’亩产量达到了1440斤,经过自己加工,每斤真空包装的大米能卖到3.5元~4.5元,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魏国良说道。
说到为什么要搞“订单粮”种植基地,魏国良更是侃侃而谈。他告诉记者,粮食要想种好,关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他看来,种植面积一旦过大,就容易陷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误区,不但不能把每一亩田管理好,而且种粮的成本居高不下。“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那我就想办法让种粮大户们都参与进来,一起种植精品粮食,把村子周围的一整片农田改造成优质‘订单粮’的种植基地。”魏国良说,围绕这一想法,去年他和周边农户尝试着建立了200多亩的“订单粮”种植基地,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管理,最后合作方的稻谷由他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的价格收购,再加工成优质大米销往大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基地的农户全部种植‘南粳46’,并由我提供技术支持,由他们进行分管,水稻生育期间也只施商品有机肥,这不仅解决了单户大面积种粮精力不足的问题,也保证了产品质量,把‘小精品’做得足够‘大’,进一步拓展了优质粮的产业链。”
今年上半年,小丫家庭农场生产的“前马陵味稻”牌金香玉大米成功入选中国“好米榜”,成为我市唯一一个获得评选组委会四星级认证的大米。对此,魏国良喜不自禁,他认为这是所有参评人员对大米品质的认可。“‘南粳46’生育期长,并不推荐在本地种植。但是农户只要在种植上做到精心管理,适当调整种植的周期,还是能够把这一品种种好的。”除此之外,魏国良还表示,他之所以坚持不用烘干设备对水稻进行烘干,而是采取自然晒干的方式,就是想让水稻保持最自然的口感,这也成了他做好精品粮的秘诀之一。
“新的时代除了要掌握新的种植模式,种粮人还应在多个方向上进行尝试。影响种粮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把它做细做精,就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魏国良对于自己的种粮经验毫不藏私,他表示,自己将与周边农户牢牢抱成团,一以贯之地秉持绿色种植理念,把粮食种得更好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