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用眼镜度数换分数

核心提示: 书读出来了,考上名牌大学,但是把一双明亮大眼睛读成了迷糊小眼睛。

周竹生

不管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还是新创一个什么名头的教育,考试分数的重要性已经不可动摇、不可逆转。分数高比低好,100分肯定会干掉99分,考了99分肯定期望考上100分。江苏高考总分480分成为过去,新方案总分750分取而代之。

分数是真成绩。分数是一切素质的核心素质,至高无上,别无替代。分数考得最高的学生被誉为学霸,最低的当然就是学渣;教出最高分数学生的老师被誉为名师,教出低分或者更低分数学生的老师当然就会被骂为庸师;高分学生成群结队的学校就会被誉为名校,高不起来的学校就会被骂为烂校,家长就会起哄,社会就会吐槽,上级就会问责。

分数是硬道理。分数面前比高低,高者为王低者为寇。为了分数,那是从小抓起,那是全家动员,那是课内不够课外补,争分夺秒,只争朝夕。为了分数,不惜成本。尽管义务教育早就实行了免费教育,但是应试教育早就成了有偿教育,从几千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已经习以为常,较为普遍。还有一种,那是拼孩子的身体资源:一拼孩子脊柱弯曲度数,小小驼背增多;二拼青少年近视度数,小小年纪戴眼镜的增多,这是笔者在韩国和日本很少看见的。如果说拼爹拼娘拼家庭实力拼出分数尚可理解,那么拼孩子的身体资源拼出分数就不可理解。

书读出来了,考上名牌大学,但是把一双明亮大眼睛读成了迷糊小眼睛。书没有读出来,眼睛读糊了,两只啤酒瓶底从小到老盖在眼睛上面不能见天。一旦近视,不得不戴上眼镜,那就等于戴上了麻烦的镣铐,从此脱不了身。此番苦楚,戴眼镜的人有体会,不堪言。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找眼镜,找不到眼镜,出不了家门,办不成事情。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记不得眼镜放在哪里,找眼镜成为经常的动作。为以防万一,一副不够,还要再备一副。少了眼镜,就少了清晰,就模糊不清。长大了报考参军,就有限制,一些心爱的专业就与你无缘。更严重的是下一代如果都是眼镜一代,那就不是个人大事,而是国家大事。

现实的问题是近视离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近。重视分数,无视度数。到学校里看看,就有戴眼镜的小学生,初中生更多,到高中戴的是多数,不戴的少数。近日《2020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报告》发布,上半年学生近视率增加11.7%。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儿童青少年每两人就有一人近视。我市关工委联合万新光学曾发起组织对城区幼儿和小学生开展公益视力普查活动,2019年下半年普查幼儿园14个,6463人,中班异常率4.31%,大班异常率16.46%。小学4所,16720人,整体异常率59.6%。初中一所,整体异常率71.98%。青少年近视率不容乐观。学生用眼不科学不卫生,看书做作业时间过长,使用电子产品年龄过小,时间过长,家长意识不强,干预不力。当然也有学校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户外活动时间难以保证,体育锻炼不足,与阳光接触产生的“光合作用”不够等原因。要扭转这一趋势,一是做好预防,降低近视眼的总体发病率;二是控制近视进展,预防高度近视的发生;三是如果已成为高度近视眼,则要极力防止并发症。专家提出的防控近视眼三大策略要点在孩子、在家长、在学校三个层面都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今年教师节当天晚上请一个考上国字头的大学学生一家人吃饭,除了一个学生,一桌子人都是教师。一桌饭菜一席言语一番感叹,得到的共识是对孩子的期望,最重要的是五好,依次为身体好、身心好、学习好、能力好、劳动好,也就是体、德、智、能、劳五好。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相应的文凭、适应的能力、吃苦的毅力,不管是大事小事,不管是顺境逆境,不管是成家立业,立足岗位,立足社会,不说是游刃有余,即便刀不锋利,刀会卷刃,也应该是打磨即可砍柴,淬火即可削铁。

培养“五好”孩子,保护视力真要当回事,千万不要用眼镜度数换学生的分数,得不偿失,遗憾无穷。评判一个学校可以增加一项指标,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学生,眼镜生越少越好,至少说明这个学校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工作做得不错。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