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菀滢 文/摄
丹凤实验小学的英语教师马晓娟,从教15年来扎根基层教育,坚守三尺讲台。2019年,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县管校聘”活动。马老师作为第一批响应号召、积极转岗的教师,成为了勇于改革的先行者,锐意转型的急先锋。这一年,她从麦溪中学来到丹凤实小,从初三毕业班的老师变成了小学五年级的老师。马晓娟说,她的教学生涯仿佛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启了另一段精彩的旅程。
转变心态和方法,努力做个“孩子王”
“叮铃铃……”马晓娟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面对讲台下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笑脸,她也不禁笑了起来。一下课,孩子们就把马晓娟团团围住,“马老师,你今天真好看呀”“马老师,你今天还给我们讲英语故事吗?”孩子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马老师的心里温暖又欣慰。
要知道,刚开始可不是这样的。初入小学,讲台下的志学少年变成了垂髻小童,真的让她手足无措。从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她刻意放慢了教学节奏,放缓了声音,用完了一支支红笔芯,喉咙发炎嘶哑过好多次,可孩子们就是不买账。调皮的、胆怯的、畏惧的,总之都很疏离。这一刻,马晓娟明白了,要教好孩子必须先融入他们。于是,她不断地向同行学、从书本学、在网上学,点滴改进教学模式,“抓两头、固中间”,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学校抽出时间,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单独辅导,下班后带着作业回家批改,同时建立英语辅导QQ群,点对点地为学生答疑,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她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心情、爱好、习惯,主动和孩子们聊天,分享小心事、小秘密,渐渐地她成了班里的“孩子王”。
牢记初心与使命,同事眼中的“马坚强”
马晓娟一直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发作起来全身疼痛,寝食不安。特别是身体劳累或阴雨天气,病情就会加重,全靠止痛药撑着,有时甚至连抬手在黑板上写字也变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临近期末,马晓娟铆足了劲,恨不得再多讲一分钟,再多复习一遍知识点。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突发疾病,医生建议需要做个小手术。可这时候怎么能休息呢?孩子们怎么办?马晓娟硬是忍着、拖着。医生一次次催促,家人也因为担心着急上火。最后,她一直捱到周末才去了医院。手术后不听医嘱,直接回了学校,没有多休息一天,没有落下一节课。家人不理解:“至于这么拼命吗?多休息两天能有啥事?”同事们也都称她为“马坚强”,心里却不禁地赞赏和钦佩。马晓娟说:“那么多的学生等着我,我怎么能休息,这是老师的使命啊。”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的,在学年的最后一次考试中,原本英语成绩较为落后的两个班级有了很大的进步。
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让自己变成“多面手”
“郭老师,你看,这节课我准备通过小游戏让同学们掌握身体各部位的英语单词。”“我觉得可以,而且要让每个孩子都加入进来,增加奖励,提高积极性。”……
像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马晓娟的教学中。“说实在的,刚接班时的几次考试,我们班的英语总是倒数,我很苦恼也觉得很丢脸,没想到从前天天对付‘叛逆期’学生的我还对付不了小学生。”马晓娟说,这时,身边的新同事都安慰她,鼓励她。她开始转变教学方式,如今,所教班级和学生都已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这也给了她足够的动力坚持下去。
岗位的转变没有改变她的初心,县管校聘的改革激发了她更多的潜能。马老师用热情和执着筑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教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