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亦登 言为心声

核心提示: 从小到大,我有很多特长,也荣获很多奖项。可一直陪我走到现在的,只有竹笛。我的生命,与竹笛,与音乐,联系在了一起。今年7月,我以专业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被浙江音乐学院录取。

■高言

从小到大,我有很多特长,也荣获很多奖项。可一直陪我走到现在的,只有竹笛。我的生命,与竹笛,与音乐,联系在了一起。今年7月,我以专业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被浙江音乐学院录取。

回首追艺求学之路,洒满了血汗,交织着喜悲。

记得初中时,在“禅音笛韵”竹笛培训中心,在施建军老师的指点下,我初步接触了吸气运气、意守丹田的概念,调整了口型,松弛了手型,并且领略了“江南丝竹”曲目的典雅。

机缘巧合,幸运垂青,2017年的冬夜,在南师大中北学院,经施老师引荐,我第一次面见了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詹永明教授。至此,内心的竹笛梦、舞台梦、音乐梦冉冉升起。

2018的新年,注定是我难忘的新年,数日的苦苦挣扎,艰难抉择,我最终决定弃文从艺;在上海高强度基本功基础训练后,也得到詹教授首肯,拜师于他的门下。从此,我成为当时省丹中唯一的音乐生,踏上了一条艰辛却坚实的求艺之路。

坚实的基础是一切的根本。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气息方法掌握不精、时常反复,詹老师次次严格纠正,为我指点迷津,我的气息控制才日渐稳定、扎实。詹老师的基本功训练兼收南北传统之精髓,并蓄现代理论之科学,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套严谨系统科学的基本功训练,我的演奏如傍山所依,踏地而起。

高中三年,一半求学,一半求艺。厚厚高高的一摞,三百多张高铁票见证了我在上海、杭州、南京、无锡、丹阳的奔波往返。夏日酷暑难耐,冬日寒风凛冽,在晨光熹微的六点出门,在夜色深沉的八点归家,我在举目无亲的繁华都市里赶地铁、打出租,辗转于几位教授的课堂。由于时间紧张,支撑我一天的只有一袋面包和两瓶水。

没有学长学姐的经历可以效仿,没有伙伴同行化解孤独,两年多的路虽艰辛坎坷,但也在恍然间成为了过去。求艺之路,磨本领,更磨心志。在无数个本以为会吞噬我的风风雨雨里,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面对误解、讥讽,我想说,艺术生并非都是由于成绩的缘故才学艺术。我爱音乐,故我选择!不屑否定,我凭实力反击;坚定信念,我认真走好每一步!

以后的日子,有竹笛相伴,有音乐相伴,我会用我的音乐,去保护爱我的和我所爱的!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