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孩子房间安摄像头,可行否?

核心提示: 如今,一些家长因担心孩子沉迷网络,在客厅和卧室安装摄像头,监督学习。

如今,一些家长因担心孩子沉迷网络,在客厅和卧室安装摄像头,监督学习。近日,南京一名“被监控”的14岁男孩,为“反抗”父亲,选择了报案,而父亲一句“你有多少隐私”的反问更是激起了网友反感。家长的监护权与孩子的隐私权,到底孰轻孰重?

父母何时退出孩子个人空间较为合适?

玄子

笔者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生命的个体,在某个年龄阶段之前,监护权大于隐私权;在某个年龄阶段之后,隐私权大于监护权。在某个年龄之后,家长应学习逐步体面地退出孩子的生活空间。

某个年龄,该如何界定?有人认为是进入小学之前——毕竟幼儿园的孩子,生活还无法自理,我的娃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说什么隐私权呢!?在这一阶段,监护权大于隐私权,估计没有太大争议。

那么上学之后呢?有人认为,讲隐私权应该是14岁之后,毕竟刑法中,14岁是一个分水岭,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但这一点是有争议的,毕竟现在的孩子发育早,个体意识形成期普遍提早,12岁就进入青春叛逆期的比比皆是,你能说12岁、13岁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就不能有隐私?

笔者查找了一下相关法律法规,据原《民法通则》第十二条,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而最新的《民法典》,则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提前至八周岁;八周岁至十六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八周岁是一条分界线。

笔者认为,若以八周岁为分界,未免稍嫌过早,还是可以将十岁作为一个分界线,十岁后,应该多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与隐私权,在保护、尊重孩子隐私权的前提下,依法行使监护权。毕竟只有身心的自由发展,才可能成长为健全的社会人。

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但是,从事实结果倒推,沟通良好的民主家庭,无须摄像头、无须查手机、无须偷看日记,孩子也可以成长得很好,愿意与家人分享心事;反之,动不动拿家长身份“仗势压人”的,越没有边界意识的,孩子反而成长得越磕磕绊绊。

愿青少年的世界,没有“因爱之名”的摄像头。

监控并不必然等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

未开

父母装监控是否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且别急着站队,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厘清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特点。

毫无疑问,父母必须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这一与生俱来的人格权利不因年龄、智力状况不同而有别。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作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群体,其隐私权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不能完全独立地行使隐私权,并且其行使隐私权的范围也不完整。

简而言之,未成年人隐私权受到亲权和监护权的限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作为监护人,父母行使亲权对未成年人进行管教和保护,当然也包括知悉未成年人的部分个人隐私,如学习情况、社会交往情况等。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让这一代的父母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监护环境: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诱惑层出不穷,不良信息通过网络聊天、游戏等多种方式渗透,防不胜防。在这一前提下,父母发现某些因素对孩子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影响,基于合理怀疑而行使正当的监护权无可厚非。

我们当然鼓励父母用正面积极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但亦必须指出,若出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安全保护,家长安装监控并不必然就等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从这个角度说,保护和尊重未成年人隐私权不能简单“一刀切”,或以此为由对家长合理行驶监护权设限。

严密监控当心逼出心理问题

健强

父母对孩子有监护权,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父母有没有对自己孩子的监控权呢?这是个问题。给孩子装个摄像头,监视他(她)的一举一动,我想已经不是“监护”,而是“监控”。

一个是“护”,一个是“控”,一字之差,大有区别。一个“监”的目的在于“呵护”,一个“监”的目的在于“控制”。对于那些年龄还小,还没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小孩而言,装个摄像头则更不是办法。小孩理应待在大人身边,不应离开大人的视线范围,才能“呵护”到位,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成长心理学告诉我们,“孤独”的小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是有问题的。

可以想象,一个生活在摄像头之下的小孩,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要么就是唯唯诺诺甚至胆战心惊;要么就是调皮捣蛋极尽对抗之能事。如同“精神囚徒”,久而久之心理健康都可能会出问题。孩子成长,心理健康是基础,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很重要。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