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穿越时空”的“先秦之旅”

核心提示: 研学旅游,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教,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模式。

丹阳·吴文化之溯源寻根

一场“穿越时空”的“先秦之旅”

本报记者 曾丽萍

研学旅游,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传教,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模式。今年8月29日至30日,南京市丹阳商会一行近50人来丹,进行了一场返乡历史文化研学游。漫步丹阳,这场“穿越时空”的“先秦之旅”一路顺着千年吴文化的发展脉络,感受古城魅力、聆听时代脉搏、探寻历史沉淀。

南京大学教授张学锋、省考古所所长林留根、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一大群丹阳籍历史学家及历史爱好者,用两天时间,马不停蹄地穿梭于曲阿大地之上,通过南朝石刻和先秦文化两大主线,走进古人文明,诉说丹阳故事,感受千年吴文化。这场“穿越时空”的“先秦之旅”让旅游和“充电”两不误,大家边游边学,用心感受着曲阿古城的文明厚度和沉淀千年的历史印记……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与北方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一道,代表了南北朝时期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150处国家级大遗址之一。丹阳境内已探明的齐梁帝王陵墓有12处。齐开国皇帝萧道成是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的族伯。大约在1600年前,他们的祖先萧整,从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迁至江左,侨居在南兰陵东城(今丹阳市访仙镇)。两朝皇帝同为萧氏,同出一地。俗话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两代帝王都在南京称帝,死后都归葬于丹阳,如今能确认的有11处26件南朝陵墓石刻,其中10处24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2件被列为江苏文物保护单位……在三城巷的齐梁帝陵石刻,虽然遭受1500多年风霜雪雨的侵蚀,石刻神兽已不复当年的精致,甚至已肢体残缺。但是,它们的雄浑高大而又不失生动优雅且富有夸张变化的造型,还有那呼之欲出、蓄势待发的艺术感染力和磅礴气势,依然让观者肃然起敬,继而叹为观止。

2007年,丹阳一个考古发现震惊了中国考古界。考古学家从位于珥陵镇祥里村地底下的一些瓷片发现了一个城址——葛城遗址,这填补了吴国城池建造的考古空白。后经考古调查和专家论证,确认了其“吴国第一城”的历史地位,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年代可追溯到西周至春秋时期……葛城的发现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丹阳这座江南古城。那么,三千年前的古人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建造城池?从地理上看,丹阳地处苏锡常的核心地区,而早在1989年,考古学者就在丹阳发现了闻名华东地区的凤凰山古遗址。这说明,六千年前的古人就已在这里开始稳定的聚居生活,并且有了家族的雏形……

延陵的九里风景区,又称季子庙风景区,是以纪念吴国季札而建的祠庙建筑群。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号季子。生于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比同时代的孔子大25岁。公元前561年,寿梦病重,欲让王位于季子,但季子秉泰伯遗风,不愿继承王位,先后三让王位,并从葛城隐居到吴楚交界之地的延陵,在九里耕田劳作、传播文化,深受百姓拥戴。故,百姓立庙奉祀,世代相传。据史料记载,季子庙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秦汉以来,香火不断……在季子庙,商会一行观赏了沸井涌泉奇观。走进细瞧,井内水面翻腾鼎沸,滚浪有声,这被民间称为“龙潭”。六口古沸井各相距尺许,井水三清三浑,口味各异,通过品尝这千年井水,总能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

如今,这些散布在丹阳各地的一处处古遗址、一件件古文物、一座座古建筑和一个个古村庄,是丹阳千年古城极为丰富的内涵和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丹阳历史散落的悠悠记忆……

“丹阳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主要就是吴文化,我们经常用吴韵汉风这四个字来形容江苏的吴文化。从地理上看会发现,丹阳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正好处于宁镇山地向太湖平原过渡的地方,有山有丘陵,还有密集的水网地带。以前大家都认为吴文化的中心在苏州的吴中地区,但通过一系列考古成果,证实了丹阳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是吴国的一个腹心地带,葛城就是最好的实例。”省考古所所长林留根说。

除了参观城池、祠庙遗址,商会一行还参观了位于丹北镇埤城境内杨家村的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并参观了在孙家村考古5年出土的1400多件陶瓷文物。在考古界,陶器是考古断代的主要方式,因为陶器是一般的生活用品,淘汰率比较快,孙家村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碗等,也表明早在几千年前丹阳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稻作文化,且显示这一区域人口众多。另外,孙家村遗址考古发现与冶铸有关的遗迹遗物,说明孙家村遗址极有可能是当时吴国国家级的青铜兵器冶铸“工厂”。

丹阳古名云阳,到秦国时更名为曲阿。春秋战国时期,丹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的吴国十九世寿梦之前的丹阳是楚国的属国。公元前538年时有个‘邾方之战’,是楚伐吴之战。当时,吴国战败,楚国打赢后在丹阳留下了一个驿站,叫云阳驿。”一文史专家说。据丹阳县志记载,当时的楚国国力远胜吴国,作为属国的吴国不甘愿接受楚国的统治,反抗与镇压的战争频繁上演,云阳虽是楚国的驿站,却是吴国的土地。后来随着秦国的大军大举入侵,云阳被秦始皇改成了曲阿。

当时,秦始皇出巡路过丹阳时,见丹阳土地上有五彩云升起,随行大臣禀告秦始皇称,此地有王者气。为此,秦始皇便命军队,凿开北岗以断绝王气,并且把云阳改名为曲阿。但是,秦始皇的士兵还没有把北岗山挖断,秦国就灭亡了。几百年后,丹阳还是出了齐梁两个朝代的皇帝。一个县(地级市)出了两朝开国皇帝,这在中国是唯一的一处。在民间,有老百姓说古人给我们选了一个有帝王之气的风水宝地,因为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丹阳没有发生过特大的自然灾害。

在岁月的巨轮下,曲阿大地上陆续被发掘的吴国墓葬、遗址都是吴文化留下的时代痕迹。其中,孙家村遗址区域就分布着较多的吴国贵族土墩墓、台形遗址,且该遗址距离1976年12月出土大量青铜器的司徒公社并不远;司徒狮子山土墩墓群占地约45000平方米,该土墩墓群墓葬规制较高,属于平地起台筑墩,四周有环濠水系围绕。狮子山土墩墓群周围还发现有八仙墩遗址、秦角墩土墩墓、大吴塘窑坟墩土墩墓等等;延陵有九里墩土墩墓……

“吴国的青铜器代表了吴国物质文化最高的成就,吴国的青铜器不多,但在目前已出土的上百件青铜器中,丹阳的司徒和访仙就出土了好几十件青铜器,其中铸造水平和工艺水平最高的青铜器——青铜凤纹尊也是出自丹阳。”在镇江博物馆,林留根现场介绍了先秦时期吴国青铜器在丹阳的发现史。据悉,该馆青铜器展厅内三分之一的青铜文物出自丹阳,馆中最为尊贵的就是安放在展厅中央的青铜凤纹尊。它于1976年12月出土于丹阳司徒公社西周时期窖藏,是镇江博物馆唯一的国宝级文物。该青铜凤纹尊体形硕大厚重,通体纹饰精美华丽,是吴国青铜器的瑰宝……城池、青铜器、土墩墓,这些都是吴文化的代表性物质遗存,可见,丹阳文化底蕴深厚。

“对于吴文化,丹阳不光有丰富的物质遗存,还有以季札为代表的精神文化遗存,孔子最佩服的人就是季札,可以说这是儒家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源头,中国儒家文化也在这里达到了一个巅峰。”林留根说,以季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春秋时代是中国思想的根,根之所在,丹阳占有一席之地。

当时,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的孔子在鲁国结实了一位吴国的使臣,这位使臣名叫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与孔子同时代而年长,孔子对这位前辈推崇备至,根据现有的资料,孔子一生至少有四次盛赞季札,依次总结为:一赞天民、二赞义正、三赞习礼、四赞君子。“季子能当王不当王的做法让他的三个哥哥十分敬佩,这也让当时的吴国出现了和谐繁荣的局面。”林留根说,季子的美德让丹阳的百姓在千百年里有了更高的信仰和追求。

每年农历四月十三,季子诞辰之日,世界各地的吴姓子孙都会回到九里寻根问祖,他们将这一天定为吴氏后人祭祖日。如今,回望春秋战国,从一百多个诸侯国到秦统一中国,那些头戴皇冠的诸侯君王大多已经被人忘记了,然而,无冕之王的季札却被后人牢记着……

一种精神,一种传承。“吴文化”在传承中绽放着光芒四射的时代魅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让丹阳出了很多功德圆满、学有所成的文化名人。比如:马相伯创办了复旦大学,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杰出人才;吕凤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职业美术学校,发明了正则绣……而2020年,丹阳高考再创佳绩,全省文理前50名,丹阳有10人;文理前100名,丹阳有17人。丹阳本一达线总数1490人,比2019年增加162人,达线率54.86%,比2019年增加6.25%。省丹中本一达线662人,达线率90.8%……

省考古所所长林留根现场解说吴国铸铜遗址相关情况

南京市丹阳商会成员参观孙家村考古5年出土的陶瓷文物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延陵季子庙的沸井奇观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