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正流行,先别急着打板子

核心提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成长期变得越来越长,他们普遍晚熟,也更依赖父母,“新型啃老”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少网友的热议。

维扬

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成长期变得越来越长,他们普遍晚熟,也更依赖父母,“新型啃老”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少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看似尽孝,实则坑爹,是新型不孝”;也有人认为,“‘被啃’的一方才是问题出现的根源,总是大包大揽,养出了‘巨婴’,自己受罪还不自知。”

已成年且有谋生能力却赖在家里不工作、只靠父母供养的子女被称为“啃老族”,这些坐吃山空的败家子人见人嫌,不招人待见在情理之中。“新型啃老”则不同,这些年轻人有工作,甚至有的还收入颇丰,有的以尽孝的名义,小两口长期带着孩子一起到父母家蹭吃蹭喝;还有的以工作忙为由,当起“甩手掌柜”,把孩子全扔给老人养。

笔者以为,“新型啃老”正流行,公众先别急着打谁的板子。

“新型啃老”背后是年轻人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城市房价高,大多数年轻人靠工资不可能买得起房;工作压力大,双职工小夫妻很难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于是本该压在年轻人身上的责任顺理成章地往上一代传递,这也使得一些老人在给子女提供帮助的同时,也逐渐习惯了过度参与子女的生活,大事小事全揽在自己的身上,明知“被啃”却还是不能放手。

不难看出,这种“新型啃老”背后既有年轻人的无奈,也有老年人的不舍。子女工作压力那么大,做父母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帮子女带孩子、做家务,就成了许多老人的自觉行动。在这种背景下,那些认为子女已经成人而选择“袖手旁观”的老人,不但不会得到公众的点赞,还会受到家人和周围邻居的同声谴责。

“新型啃老”是两代人达成默契的生活方式。时下正流行的“新型啃老”,被啃的老人和啃老的年轻人,确实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毕竟儿孙绕膝、含饴弄孙,是一代一代中国人向往的幸福图景,老人累归累,但心里还是快乐的。

说到底,“新型啃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养老模式有一定关系。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父母养育下一代,而子女长大后再赡养父母的模式。因此中国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很难像西方国家那样分得特别清楚,“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帮助,并不会因为子女成家立业而停止”。“新型啃老”到底好不好,作为旁观者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因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照我看,比起那些父母子女天各一方、双方独立支撑的家庭来说,老人和子女朝夕相处、互相扶持,“新型啃老”你情我愿,双方受益,有什么不好呢?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