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种植结构 做好销售文章

核心提示: 炎炎夏日,正值水稻分蘖的旺盛时期。走进访仙镇池塘村后塘沟自然村袁金芳家庭农场水稻种植基地,成方连片的410亩水稻翠绿欲滴,长势十分喜人。

调整种植结构 做好销售文章

——看袁金芳家庭农场如何提升种粮效益

图为袁金芳在田边观察水稻长势。记者 姚磊 摄

本报记者 姚磊

炎炎夏日,正值水稻分蘖的旺盛时期。走进访仙镇池塘村后塘沟自然村袁金芳家庭农场水稻种植基地,成方连片的410亩水稻翠绿欲滴,长势十分喜人。农场主袁金芳告诉记者,今年的水稻受梅雨影响生长情况不及去年,但好在他管理细致到位,没有造成太大损失。他的家庭农场也在今年申报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早在2002年,袁金芳便开始流转土地走上了规模种田的道路。18年来,随着种植经验的不断丰富,其经营规模也由最初的20亩扩大到了如今的410亩。“我的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当时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试着走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路径。家庭农场的成立意味着我能像企业老板一样对农业进行规模化管理了,这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释放种植潜力有很大的好处。”袁金芳说道。

然而,家庭农场成立之后,粮食价格却出现了波动式下滑,种田成本水涨船高。这对于以种粮为生的袁金芳来说,是一道必须越过的坎。如何提高种粮效益,成了盘桓在他心中的一道难题。好在他乐于学习、勇于尝试,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也慢慢摸索出了一点门道来。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也在不断尝试调整种植结构。”袁金芳说,今年他种植的水稻多达5个品种,分别是180亩“南粳5055”、100亩“南粳晶谷”、70亩“南粳3908”、50亩“镇糯19”和10亩“沪软1212”,其中“沪软1212”是他今年才尝试引进的新品种。“它是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团队利用分子育种及品质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策略经多年攻关培育而成的,曾获得过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无论是香味还是口感都非常好。”袁金芳认为,不断引进新品种进行试种,可以帮助淘汰一些老旧品种,对于农场的发展大有裨益。

去年夏季的光照条件优异,袁金芳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到了1400斤,平均粮价卖到了每斤1.2元以上,令他喜上眉梢。今年长达42天的梅雨期给水稻生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使得搁田效果不及去年,病虫害发生程度也高于去年。袁金芳说,针对这种情况,农户只能在后期花更大的精力做好田间管理,尽力弥补损失。“据我推算,今年的粮食产量将低于往年,所以我们农户在卖粮时也要做好规划。”往年,袁金芳都会将卖稻谷与大米加工结合起来,其加工好的大米每斤可卖到2.3元。今年他仍将采取这种模式,但加工的量会根据具体品种做出调整。“今年种植的‘南粳晶谷’和‘沪软1212’都是非常好吃的大米,如果市场需求量大,我就多加工一些,增加收入。”

在做好种植、销售文章的同时,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袁金芳仍不忘学习“充电”。每年由农业农村局、乡镇组织的培训他一次不落,稻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水稻优质高效清洁化生产技术、稻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要点他甚至可以脱口而出。“要想提高种粮效益,经验固然重要,与时俱进的知识也不可或缺。活到老,人也要学到老嘛。”袁金芳笑着说道。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