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智慧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近两年,高新区种粮大户购买无人植保机已达10架
本报讯(记者 须俊 实习记者 周洁 通讯员 俊凤 江军)眼下正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走进丹阳高新区花园村种田大户张伟的农机库房内,在众多高档农机中,一架新型无人植保机特别引人注目,他乐滋滋地说:“这是我今年刚购买的,有了这个智能化植保机,农田打药更省时省力了,今年我的1000多亩水稻防病治虫将全部进行飞防作业。”
如今,在高新区乡村,一批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主投资购买的无人植保机开始活跃于陌上田畴,成为现代农业植保的好帮手。短短近两年,全区农民投资购置的无人植保机就达到10架。
今年33岁的张伟是一位农村“80后”青年。8年前,在惠农政策的感召下,他从城里转行回乡与父亲一起种地,并成立了瑞田家庭农场,通过逐年增加农机投入,他的农场里各种大中型农机一应俱全,有4台粮食烘干机、4台高速插秧机、3台大型收割机、5辆大小型拖拉机,还有1台高档自走式植保机。说起为何要投资购买无人植保机,张伟表示这是农业现代化、智能化的需要,“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国内外大型农场用飞机喷洒农药的场景,我就非常羡慕,现在我的家庭农场也用上了无人植保机,喷洒效果很好。”他说,往年病虫喷防时间紧、劳动强度大,加上现在农村青壮年纷纷进厂或外出务工,农田喷防作业人难找、成本高。无人机喷药省时省力,不用人下地,在水稻田间轻轻飞过,细密的药水呈雾状散开,药喷得也均匀,让他不用再为植保犯难了。
在高新区留雁村,以种粮为业的家庭农场主冷小明和父亲也尝到了无人机飞防的甜头。冷小明家也流转了1000多亩地种植稻麦,去年就投资购买一架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无人机植保效果确实不错,喷药雾化程度高,药力分布更均匀,而且能够喷洒到叶面以下。”冷小明对无人植保机赞不绝口。
“人工打药一天只能打二三十亩地,无人机作业一天可以飞防三四百亩。”高新区的江苏年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3架无人植保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里的4000多亩水稻、小麦的植保就全部依靠无人机喷洒,公司负责人庄玉枫说,无人植保机能够自主规划作业路径,自主设定飞行高度和速度,自主避障,智能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操作也更简单方便了。“现在3台无人机三四天就能完成基地所有粮田的打药治虫任务,效率是人工作业的10倍以上。”
据高新区农服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高新区在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引导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充分利用无人植保机购置补贴政策,促使现代农业向科技化、智能化要效益,“无人机飞防不仅效率高,而且雾化程度高,覆盖面广,植保效果更好,同时避免了人与农药直接接触,更加安全。这一智能机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的欢迎,预计今年全区水稻飞防作业面积将进一步增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