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潇)7月7日至9日,高三学生就要迎来人生的一次“大考”,此时考生和家长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情绪,如何纾解心情,轻松步入考场,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耿振美,她针对高考考生考前、考中、考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为考生及家长开出了一份“宽心处方”。
适度焦虑是好事
稳定的心理状态利于考生正常发挥,青少年在考试季最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是考试焦虑。耿振美介绍说,考试焦虑分为考前焦虑、考试中的焦虑和考后焦虑。考前焦虑一般表现为:在重要考试前,学生心理紧张,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学不下去、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感觉很陌生、想不起来;也有的学生表现出异常烦躁,在家里容易发脾气。考试中的焦虑一般表现为:拿到卷子后,手抖、心慌、出汗,大脑一片空白,看着考题眼睛发花,题目念了好几遍也不明白意思等。考后焦虑一般表现为:考完试后着急对答案,每天坐卧不安地等着成绩公布。考后焦虑大家相对关注得比较少,主要关注点集中在考前和考试中的焦虑。
耿振美说,考试焦虑是一种正常状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认为重要的考试才会认真准备,适当焦虑,说明你对考试重视,这种重视有助于得到更好的结果。过度焦虑会影响正常发挥,适度焦虑对考生来说则是有利的。
考前失眠怎么办?
耿振美介绍,在焦虑的孩子中失眠问题比较多见,这是因为用脑过度产生大脑疲劳。比如上床休息后满脑子都是数学题,影响睡眠质量。对待这种情况需要劳逸结合,尽量抽出时间做体育锻炼或者听听音乐。
耿振美说,考试前一天,一些孩子会出现失眠问题,面对第二天的重要考试,失眠也很正常。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躺着就是休息,不用非得睡着。上床之后可以听听音乐,看一些休闲的书,或者想想比较开心的事来放松一下。不要把必须睡着当成心理负担,即使晚上睡的时间少,一般人也不会在高考的考场上睡着的,因为人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反而会兴奋起来。耿振美介绍,有很多考生在高考的前一晚都睡得不好,但是很少听说有人在高考时睡着的。
“这是一种应激反应,所以顺其自然就好。”耿振美说,考生只要学会调整,把注意力集中到考试上,就算睡眠质量不如平常,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耿振美举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最近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一个男孩,总是发脾气,特别暴躁,无论家长和他说什么,他都会急眼。孩子一急,家长也就跟着急了,往往在很小的事情上一折腾就是一两个小时。“这时,家长尽量不要去批评孩子,多理解,多鼓励,多宽容他,尽量转移注意力。”耿振美说。
考场上焦虑怎么办?
走进考场拿到试卷后,一些学生会出现发抖、出汗、心慌的状况。试卷上的题目看了好几遍都看不懂,甚至有的连第一道比较简单的题都看很久,如此一来,就会更加紧张。耿振美建议,此时可以带着焦虑继续往下做题,一般这种焦虑不会延续很长时间,过一会儿慢慢沉浸到考试情境里,考生就会冷静下来。等焦虑过后,可以再回头去做之前看不懂的题。
此外,耿振美还建议,学生应按照平常的期望值做题。比如平时成绩中等,不应该期望自己每一道题都会做。在考场上特别紧张的时候,可以做做深呼吸,然后继续往下做题,有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
家长焦虑怎么办?
孩子在高考前,一些家长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独生子女的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很多家长从怀孕就开始胎教,努力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中学,考个好大学。”耿振美说,家长首先要心态平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把高考看淡,不要老想着这是决定孩子一生的事。同时,家长也要适当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高考是对孩子长年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检验,成绩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改变的。
在备考期间,家长也不要对孩子表现出刻意关心。比如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做很多好吃的;有的知道不能把焦虑表现出来,一直安慰孩子说考什么样都行,其实孩子心里也明白父母是怕自己考不好,这样家长就做得太刻意了。因为过度关心孩子,也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保持适当关心就可以。比如在饮食卫生、营养合理方面稍加注意就行,千万不要做得过于复杂。“对孩子越重视,越容易给孩子带来焦虑情绪。”耿振美说。
另外,家庭环境也要保持良好的氛围,高考期间夫妻之间要避免吵架,也不要斥责孩子。“一些家长会说孩子,但殊不知这样用处不大,其实孩子的习惯早就已经养成了。”耿振美说,家长要控制自己内心的紧张,使家庭保持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同时尽量转移注意力,降低自己的焦虑情绪,比如出去遛遛弯、聊聊其他的事,不要总聊高考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