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站在老一辈农民的肩膀上前行的”

核心提示: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自2013年农业部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广袤的田野中,耕耘着心中的梦想。

“我是站在老一辈农民的肩膀上前行的”

——对话32岁的新型职业农民朱渭鑫

本报记者 姚磊

新型职业农民朱渭鑫正在进行水稻植保作业。记者 姚磊 摄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自2013年农业部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广袤的田野中,耕耘着心中的梦想。6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云阳街道永福村朱甲自然村轩毅家庭农场,在田间地头采访了32岁的农场主朱渭鑫,听了这位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农业的探索历程。

记者:简单介绍一下轩毅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吧。

朱渭鑫:轩毅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3月,成立之时我承包了大约170亩地,主要用于稻麦轮作,2018年为了提高效益,将土地承包面积扩大到了目前的360亩。今年夏天,我一共种了3个品种的水稻,其中“镇糯11”约160亩,“南粳晶谷”约100亩,“南粳5055”约100亩,它们之间互相搭配,能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在农机方面,轩毅家庭农场现有拖拉机2台、插秧机2台、植保机1台、烘干机2台,以及若干辅助机械,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记者:听说你是1988年出生的,根据之前的陈述,你大约在26岁就开始投身于农业了,是什么吸引你走向这一片沃土的?

朱渭鑫:这里纠正一下,我与农业结缘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大约是2005年,刚初中毕业的我在练湖那儿从事农机修理工作。后来因为父母经常去外地开展收割机跨区作业,我便跟随他们东奔西走,为外地农户提供小麦、水稻的收割服务。过了几年,随着从事农机跨区作业的人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效益受到了压缩,当时就想到了转行。碰巧在2013年的时候,村里的土地承包合同到期,不少小农户不愿意继续种田了,我便接手承包了170亩地,走上了规模化种田之路。因为在我看来,在家种田虽然辛苦,但是要比在外奔波好很多,时间方面也更自由,这是吸引我种田的主要原因。

记者:最近几年粮食价格有所回落,你的家庭农场仍以稻麦种植为主,有没有想过怎么提升效益?

朱渭鑫: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都在考虑,可能接下来几年内我会将承包规模扩大到500亩,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量,从而提升种粮效益。对于种粮大户来说,延长稻米产业链不失为一种好方式,近阶段我虽然仍以直接售卖稻谷为主,但是根据形势变化,将来可能会往那个方向上走。在家庭农场的管理上,我会尽量亲力亲为,减少用工,降低人工成本。在额外收入方面,我也会利用我的全套现代化农机优势,为周边农户提供服务。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搞一搞设施农业,像延陵镇的史杨平那样种一些蔬菜、水果等?

朱渭鑫:史杨平是我的好朋友,他走的特色农业道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我们之间也经常通过微信交流心得。但我认为他的路子是难以复制的,至少在我这儿实施起来还比较困难。其中有很多因素:首先是早些年史杨平和其父亲史锁虎有种杨花萝卜的设施基础,而我想要开展都得从头开始;其次是其父亲史锁虎有多年的承包种粮经验,而我和父母从农机跨区作业转行种田没有几年,目前仍以稳定为首要目标;除此之外,还有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制约。

记者:你这么年轻,说一说你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解,或者说怎样当好一位“新型职业农民”?

朱渭鑫:在我看来,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你也知道,现在投身于农业的年轻人还不算多,但我坚持下来了,并且看到了这个职业所散发的魅力。新型职业农民“新”在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这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我觉得我是站在老一辈农民的肩膀上前行的,他们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种田经验,而我则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发挥我的年龄优势,做好我该做的事,为致富而奋斗。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