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华南桥施工现场外的“绿衣”围挡。记者马骏摄
本报讯(记者 马骏)背靠围墙,三面是围挡,围挡上附着着绿色的仿真草皮,还写着“为祖国祝福,为丹阳喝彩”的城市文明标语……这是市人民医院西侧人行道上一处仅几平方米的施工地。以往,为了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这样的小工地周围通常只会放上几只安全锥,再拉上两三根挂着小彩旗的细绳,但如今,这样的情况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提到施工,人们常觉得影响周边环境,即使有围挡,也不算“养眼”。可近段时间,不少细心市民发现,我市大大小小的施工现场都围上了穿着“绿衣”的工地围挡,显得特别有生机和活力,工地也瞬间变“美”了不少。
不久前,华南桥重建工程拉开序幕,这让周围的居民忧心忡忡,因为他们与建筑工地仅隔了条马路,因施工带来的灰尘、噪音甚至安全隐患问题难免让人担忧。然而,随着工程的进行,居民们发现,隔着一排绿色的工地围挡,施工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些天,几乎听不到工地上发出的声响,也没有想象中的灰尘,一人多高的围挡让过往行人也十分安心。”附近小区一位居民说,“不仅如此,这次华南桥重建,桥头桥尾两边都设置了长排的绿色围挡,像是在河边上长出了一片树林草丛,在炎炎夏日,这片‘绿意’让人感受到了一阵清凉。”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类施工不断。建设新居民小区、地下管道维护、铺路修桥……过去路过施工现场时,市民们无一不是加快脚步、手捂口鼻、一脸嫌弃。如今,随着工地围挡的升级,人们开始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着这座小城每一天的欣欣向荣。
据了解,工地围挡主要起到美化、整洁、统一、安全的作用。在我市,工地围挡经历了从无到有、简易到复杂、粗放到精致的转变。就责任与要求来说,工地围挡的实施主体即各建设单位。对建设方来说,工地围挡是为了安全、防盗、防火以及更好地管理工地,成本越低越好。然而,对政府公共管理来说,设置工地围挡,不仅要讲究安全、美观,而且更多地会基于城市环境、环保和文化的层次去考量。
市城管局市政处薛勇军主任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该局组织进行了一次外出考察,“绿衣”围挡便是考察中借鉴到的经验之一。“我们当时去上海考察,看到众多施工工地周围均采用了这种仿真草皮的新型围挡,让人印象深刻。”薛勇军说,“起初,这些‘绿衣’围挡主要被用于一些大型的建筑工地,现在大街小巷中的一些小型施工现场也用上了这些‘绿衣’围挡。”薛勇军表示,这种附着仿真草皮的围挡实际成本并不高,而且有一定的防尘减噪效果,也十分美观,再挂上一些城市文明标语,更让人眼前一亮。
工地围挡作为城市建设建筑项目的重要附属设施,其标准与质量的变化折射着观念的演变。薛勇军向记者介绍说,以往,一些地方的建筑围挡质次档低,不但未能成为一道城市风景线,反倒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比如有的简易围挡破败不堪,有的则是在高度上达不到要求,还有的商业广告过多过滥,或者广告布不耐脏、易污染且不易清洁,有的还容易被划伤损害,如果不更换,破破烂烂的十分影响环境,但如果更换,成本又比较大,导致影响了实施主体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些设置不规范、大小不一、颜色不一、高度不一的施工围挡,成了城市管理中的“牛皮癣”,与时尚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城市要求格格不入。而工地围挡“穿绿衣”彰显观念升级,同时也意味着观念转变下的形式升级,可以带来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等多重效应,并带来发展方式转型的另类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