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后要为学生撑起心灵之伞

核心提示: 近日,我市中小学陆续推出了如“心理线上微讲座”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讲座,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应对开学后的心理压力。

 

本报讯(记者 唐菀滢  通讯员 尹璐)近日,我市中小学陆续推出了如“心理线上微讲座”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讲座,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应对开学后的心理压力。疫情缓解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同样发布《给全国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帮助各地师生顺利适应新学期。

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中小学发现,主动找老师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和家长变多了,学校都重视起了心理教师团队建设,但部分学校仍未配备专职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高级讲师耿振美说,“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却忽视心理健康,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误解,这需要社会关注。”耿老师表示,大量网课还加重了学生的“手机依赖症”。

我市心理救助与咨询中心的赵平平老师也表示,“专职心理老师是必须的,面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非专业老师难以把握说话技巧,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目前学校心理老师会由班主任及学科老师兼任。面对自己的任课老师,学生会有畏惧感,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怕面对‘管理’自己的老师。不过心理老师不是谁都能做,他需要足够的亲和力,因为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很重要,心理老师就是要听学生的心里话。”赵平平认为,兼职心理老师可以配合日常心理情况普查和活动组织,发现问题学生还需交给专业心理老师干预。

耿振美表示,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预防。“以前老师遇到行为过激的学生第一反应是批评,现在他们会思考学生为何会这样。”她认为,部分问题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良好,但他们的个别行为就是心理问题的体现,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如果懂得基本心理知识,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前干预。我市多数心理老师都表示,心理健康问题还需全社会的关注。耿振美坦言,心理老师能够为问题学生的心灵暂时贴上创可贴,但外界多种因素都可能再次影响学生,老师所有的努力甚至可能“归零”。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