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机技术服务进村入户下田

核心提示: 夏收夏种在即,农机备战“三夏”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当天,大吕村东殷甲庄的常亮农机合作社库房内来了几位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是市农机推广站的技术人员。

到农民家门口指导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模式

我市农机技术服务进村入户下田

本报讯(记者 须俊 实习记者 周洁 通讯员 新辉 飞翔)“农机部门到家门口来指导各种农业机械检修保养技术,还向我们宣传安全驾驶知识、了解‘三夏’工作有哪些需求,这样的服务送到了心坎上,我们非常欢迎!”5月15日,延陵镇大吕村东殷甲庄常亮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常亮高兴地说。

夏收夏种在即,农机备战“三夏”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当天,大吕村东殷甲庄的常亮农机合作社库房内来了几位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是市农机推广站的技术人员。

常亮农机合作社是当地种粮大户鞠金元和女婿常亮组建的一家集粮食耕种、育秧、收割、植保、烘干于一体的农机服务组织,拥有6台东方红大型拖拉机、3台高速插秧机、3台联合收割机、1台无人植保机和3台烘干机械。近年来,该合作社不但服务于自身承包的400多亩农田,还为周边乡村以及丹徒和金坛等地的大户提供农机服务,是我市有名的农机科技示范户。常亮告诉记者,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合作社所有农机在4月初就检修保养完毕,并跟5位机手落实了部分服务“订单”,眼下,他们正对一些大户的休耕田块进行翻耕作业。

“联合收割机链条的松紧度应适宜,一旦链轮磨损严重后,应更换新链轮和新链条,以保证良好的啮合……”在服务现场,市农机推广站副站长董盛盛和技术员徐忠良等提着工具逐一查看机械保养与检修情况,并叮嘱常亮农机合作社机手加强对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规范操作,保障所有作业机械满负荷正常运转。

“农机技术上门服务,是我市农机部门针对今年疫情防控新形势推出的一项服务举措。”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麦收前,农机部门分批组织农机技术服务进村入户,帮助农机合作社和机手排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农机在“三夏”生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模式,农机技术人员还将下田推广机插秧侧深施肥、高效施药和其它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推动我市农机合作社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力争走出一条促使农业生产省力省钱,让夏收夏种又快又好的农机综合服务增收路子。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