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葛城运河,先于邗沟的运河之祖

核心提示: 公元前1123年,泰伯奔吴,建立勾吴国。泰伯、仲雍后,第五世周章开始走出梅里,向西往镇江丹阳发展,逐步定都到丹阳“葛城”。

吴文新

记者 丽萍 摄

公元前1123年,泰伯奔吴,建立勾吴国。泰伯、仲雍后,第五世周章开始走出梅里,向西往镇江丹阳发展,逐步定都到丹阳“葛城”。大约存续五百年。在这期间,葛城吴国大量开挖了多条河道,周边形成了系列运河。同时又为邗沟的产生创造了基础和前提,这就是葛城运河的拓展与实践。从泰伯梅里开“伯渎”到夫差挖“邗沟”的六百年间,吴国运河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梅里到葛城再到扬州,从而也奠定了中国运河的四段历程:梅里伯渎,葛城运河,淮扬邗沟,京杭运河。

葛城运河是吴国第一城“葛城”周边系列运河的总称,是伴随着葛城遗址考古一同被发现的。2007至2008年,在丹阳考古发现“葛城遗址”,进一步勘察发掘,又发现了“珥城遗址”“神墩遗址”和大量的珍贵文物。2007年10月,江苏省文物局、镇江市文化局、丹阳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对考古发掘成果进行了论证,11月又邀请国家著名文物专家齐聚古城丹阳举行江苏丹阳“吴国城址”(葛城、珥城遗址)高层专家论证会,并形成了专家论证意见。负责人之一的专家杨宝成认为:吴国早期没有大城,新发现的丹阳吴国葛城“城址”跨度长达500余年,江苏省文物局龚良院长,明确了葛城具有政治、文化中心的性质。葛城运河由以下系列运河构成:

吴国古都护城河

葛城,面积86亩,三道环濠面积约200余亩,遗址核心面积有64亩,遗址高出地面3米,每道环濠围绕遗址周围而开挖,距遗址分别有8米、40米、60米距离,环濠深2~3米。古代的城有城有廓,即内城和外城,“筑城以守君,造廓以卫民”,普通人不可能住在城里。葛城的形制很独特,水和城环环相套,从内城往外走,越过8米宽的壕沟,就是60米宽的外城,城外又是一道壕沟,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三层水环绕两层城。这种水环城、城环水的结构和常州的春秋淹城一样,但葛城的内城比淹城时代更早、规模更大。

四面环水的葛城,如何让人进出?考古人员在内城的东南角,发现了濠沟两岸各有一个硬黄土做的墩台,根据墩台上木板的痕迹,当年就是在墩台上搭约6米长的木板,供人们进出,而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吊桥。

副城围护河

神墩围城河:在葛城北偏西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神墩的方形大土台,南北长80米,东西宽70米,高约4米,周围被30多米宽的水面环绕。2007年,随着“葛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后,考古发掘又传来新喜讯,一座规模庞大的吴国早期祭祀“神墩”曾与“葛城”同步辉煌,至今仍然保留着较为完整的风貌。专家称:“神墩是罕见的一大发现,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素材,意义非凡。”

珥城围城河:在考古发现葛城遗址后,在葛城遗址周边进一步考古勘探,在葛城遗址向北5里、也是现在的珥陵镇向南1里处,又发现了“珥城遗址”,它是一座半岛型高墩,南、西、北三面环河,东连陆地。此城的面积约50多亩地。它是葛城遗址的“弟妹城”,也是一座商业或军事重镇。

运输军演河

城东河道:考古发现,葛城东面有一条“丁义河”,南段从里庄的荆城港起,向北经葛义村、阖城、王府庄、盛甸桥、翟家桥、北墓、至陵口入现在的京杭运河。

城南河道:从丁义河开始有一条河叫长沟,向西约2里就是神墩遗址,这一段叫“南长沟”;然后转弯向北约3里是吴家村陵墓;再向北3里就是珥城遗址,这一条河叫“西长沟”。珥城遗址北面有一条河,西连“西长沟”,东连丁义河,这一段叫“北长沟”。

联系河道:在南北向的丁义河与丹金河之间,有五条东西向的横沟相连,分别叫:前长沟、上长沟、下长沟、里长沟、北长沟。其中“上长沟”是葛城古都区域的主河道,也是中心河道。它西从丹金漕溧河向东流入丁义河,河上由西向东分别有车垛桥、观音堂桥、斜角桥。它东与丁义河连接处叫“漕口”,西与丹金溧漕河和延陵“左渎”河交接处叫“港口”。

这四面环河中间,方圆约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应该就是吴国存在和使用四百五十多年的大都城。这些河沟联网,设施齐全,是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动用国家之力,大规模建造的国家工程。它是紧密地为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服务的。

小型湖岛:在墓群的东南面约500米、神河头遗址北面约1000米处有一个叫“南庄”的村,在村内及西面有数十个湖岛,小的有半亩田,大的有两三亩田不等,岛周围有沟,沟中间有岛,靠村西面有一个近十亩田的看似很深的湖,湖中均排着两个岛。这些岛都由河沟封闭着,作用可能类似常州淹城是吴国作为行政司法用地、审讯和关押犯人的地方。

大片半岛和湖岛:在珥城遗址南面,祥里村委会东面及周围这片很广宽的地带,有许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沟,也有好多面积更大的、封闭的湖岛。看上去错落有至,有着一定的规律。这些由河沟围在中间的湖岛有的几亩、有的几十亩、有的上百亩的范围。祥里村委东面的那一大群河沟和湖岛,传说古时候是操练水师的地方,可能是2500年前,雄踞江东,企图称霸中原的吴国帝王,训练陆军、打造水师、国家管理、生产生活、修养安息的地方。

人文专用河

祭祀用河道:笔者考察发现,从葛城遗址到神墩遗址,再到珥城遗址同时有一条河相互连贯,而这条河上,又有专门一条支河通达陵墓群。

在葛城向西北4里路,有一个“吴家村”(也就是笔者老家),在村的东南边,有一大片高出地面3~5米高的墓群,就像三个小山丘,呈三点角型紧联在一起,村里人一直叫它为“大坟”,面积有30多亩地。

综合勘察分析、研究推理,很有可能就是西周至春秋吴国时期、其450多年、约十六位国王的陵墓,一条通往墓群的叫“梦安里”的河流,就是吴王寿梦过逝后,其灵柩上船运往墓地的河道,而“梦安里”的河道名,就是指吴王寿梦来陵墓安息的含义,距梦安里靠近的那片有古砖墙的陵地,应该就是陵墓前的纪念堂或者殡仪馆。

季子延陵河:葛城向西有一条通往延陵九里(季子躬耕地,也是后来的季子庙)的专用河。暂且叫它“延陵河”吧。它东从丹金溧漕河的“港口”起,向西经左墓桥、越塘、庄城桥、千口、新河、望仙桥(古神化故事“牛郎织女”中“家住丹阳”董云与七仙女相会之桥)、延陵至九里(如今的九里季子庙)。这条河经2500多年沧桑变迁后,现在仍然有百分之九十,在网上地图中能够收看到。

外延扩展河

古书记载的吴国与中原文明(华夏文明)的第二次接触,是在虞国灭亡之后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58年,齐桓公即位的二十八年,吴王寿梦的祖父(吴国第17世君主)吴子句卑主政时期,据管仲的《管子·大匡》记载,吴国军队攻打到齐国的谷城(即现在山东聊城的阳谷县和东阿县一带,这里是武松的故乡,是武松打虎和担任都头的地方,这一带还有西楚霸王项羽的墓),此处是在淮河以北500里的地方。史称“吴人伐毂(谷)”。

这表明,这个时期,在泰伯立国约500年后,吴国的势力范围,己经从长江南岸的方圆五十里的子爵国家,向北扩张500里以上,发展到淮河以北,占据了从长江之南到淮之北的广大的江淮之地。

这也表明,吴国最迟是在句卑的祖父吴子“转”和句卑的父亲吴子“颇高”时期,吴国就开始从长江以南向北扩张。吴国国君的积极扩张发展壮大的进取精神,也说明了吴国国君骁勇善战的风貌,是最迟从吴王寿梦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就开始了。

有历史资料介绍,在春秋初期(即平王东迁不久),吴国就出兵占领了长江以北的邗国(夫差开凿的邗沟即在此处)。这是在吴国国主夷吾(第13世君主)或禽处(分别是吴主句卑的高祖父与曾祖父)的时期。

历史记载的吴国与中原文明(华夏文明)的第五次接触,是公元前585年,寿梦刚刚即位不久,去洛阳朝拜也是刚刚即位不久的周天子(周简王)。如果按照后来在黄池会盟上周敬王称夫差为伯来看,寿梦是周简王的伯父。在经过楚国时,寿梦曾观摩诸侯礼乐。从洛阳回来之后,寿梦即仿照楚国,自封为王,也就是表示不再以楚国为霸主,而是离弃楚国。之后,寿梦攻打郯国并战胜郯国。这个举动受到晋景公的注意,并启动了联吴制楚的战略。晋景公派大夫巫臣(也称屈巫,楚国人)及其子狐庸(屈狐庸)出使吴国,教吴国兵车之术。

从此,吴国与中原文明(华夏文明)的联系与交往(战争、出使、联姻),开始千丝万缕,密不可分。吴人与华夏民族开始了不断地融合过程。

根据以上近五百年葛城吴国发展强大的历史资料,可推测出,早在公元前658年,吴王寿梦的祖父(吴国第17世君主)吴子句卑主政时期(也是夫差失国前185年)吴国就已经拓展到淮河以北500里的地方。那时吴国葛城的运河已经建设发展了350多年。按照历史及实力分析,吴国向淮北及中原的逐步进展,应该是有葛城运河作为坚强后盾作为支撑。

再据现场实地考察,进行深入探索研究、梳理归纳后,笔者认为:在无锡梅里与丹阳葛城之间,也就是现在的苏南地区,经过近五百年,葛城吴国君主的努力奋斗,已经造就了两纵三横的河流主干道,基本实现了“葛城运河”从伯渎走向邗沟的过渡。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